
[at noon] 中午時分
中午。《兒女英雄傳》第七回:“就筐子裡這個人,也是這日午間來打尖的;那和尚把他關鎖在屋裡,扣在大筐底下。” 高延昌 《我的朋友》:“我看見他躺在床上看書,午間也沒去吃飯。”
“午間”是一個漢語詞彙,通常指一天中的特定時間段,具體含義如下:
基本定義
指“中午時分”,即太陽位于天空正南方向前後的時段,一般對應現代時間的11:00至13:00。該詞由“午”(地支第七位,對應正午)和“間”(表示時間區間)組合而成,強調午前與午後之間的過渡階段。
時間範圍
傳統上,“午間”與古代十二時辰中的“午時”相關,但現代使用中更寬泛,可涵蓋整個中午休息時段,例如:
使用場景
常見于日常生活與正式表達中,如:
相關詞彙對比
若需更具體的語境分析(如古籍、方言用法),建議補充例句或使用場景。
《午間》是一個漢字詞語,可以表示一天中的中午時分,通常指12點到下午1點之間的時間段。
《午間》的拆分部首是“十”和“日”,其中“十”是上部,表示一種形狀,也可以作為計數方法;“日”是下部,表示太陽。該漢字共有8畫。
《午間》這個詞的來源比較簡單,就是将“午”和“間”兩個字合并而成的。其中,“午”字表示中午,屬于常見的漢字,表示白天的第六個時辰,即上午十一點到下午一點;“間”字表示位于兩個時間或空間之間,是一個常見的位置詞。
在繁體字中,該詞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都是“午間”。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午間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可以使用古體字“午”和“閒”來代替“午”和“間”的寫法。古體字的形狀通常與現代字有所差異。
1. 中午的太陽很大,照得人有些曬傷。
2. 在炎熱的午間,人們紛紛躲進陰涼的地方休息。
與“午間”相關的組詞有:
1. 午餐:表示中午吃的一餐飯。
2. 午休:指在午間休息一段時間,恢複精力。
3. 午後:表示中午過後的時間。
4. 午夜:表示夜晚十二點到淩晨一點這段時間。
近義詞:
1. 中午:表示正午時分。
2. 正午:表示正好在中午的時間。
反義詞:
1. 早晨:表示上午剛開始的時間。
2. 黃昏:表示傍晚,日落後的時間。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