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午貫的意思、午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午貫的解釋

十字形交叉貫穿。《周禮·秋官·壺涿氏》:“若欲殺其神,則以牡橭午貫象齒而沉之。” 賈公彥 疏:“以象牙從橭貫之為十字,沉之水中。” 清 錢大昕 《十駕齋養新錄·十字》:“ 白樂天 詩:‘十字津頭一字行。’十字,即古人所雲午貫也。” 錢基博 《無錫光複志》:“ 無錫 非用武地,然陸路四闢……川河午貫。”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午貫”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及用法可綜合多個文獻資料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詞源與文獻例證

  1. 《周禮》中的儀式記載
    據《周禮·秋官·壺涿氏》記載,古人用“牡橭”(一種樹木)和象牙以十字交叉的方式貫穿後沉入水中,以驅除水神。賈公彥注釋中明确提到“以象牙從橭貫之為十字”,印證了“午貫”的十字形特征。

  2. 文學與地理描述
    清代錢大昕在《十駕齋養新錄》中引用白居易詩句“十字津頭一字行”,并指出“十字即古人所雲午貫也”,可見該詞用于描述交叉的津渡或道路。錢基博的《無錫光複志》中則以“川河午貫”形容無錫水陸交通的十字交錯格局。


現代用法


“午貫”是一個源自古代典籍的詞彙,核心指十字交叉的貫穿方式,兼具實用與文學描述功能。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周禮》《十駕齋養新錄》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午貫》的意思

《午貫》(wǔ guàn)是一個漢字詞語,通常用來形容太陽中午時高度達到最大的狀态。

拆分部首和筆畫

《午貫》的拆分部首是「十」,總共有「十」個筆畫。

來源

《午貫》的意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天文學。古人觀察太陽運動時發現,在中午時分太陽高度最高,形成了「午貫」的說法。

繁體

《午貫》的繁體字形為「午貫」。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午貫」的漢字寫法可能略有不同,但基本上都和現代一緻。

例句

1. 那一天,太陽的高度達到了午貫的位置。

2. 我站在戶外,感受着午貫時的熱烈。

組詞

1. 午時:指中午時分。

2. 貫日:指太陽連續升起和落下的過程。

近義詞

中天、正午、全午

反義詞

半夜、黃昏、日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