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守的意思、德守的詳細解釋
德守的解釋
道德操守。《逸周書·官人》:“富貴者觀其有禮施,貧賤者觀其有德守。” 宋 蘇轼 《湖州上監司先狀》:“馳神德守,若奉誨音。”
詞語分解
- 德的解釋 德 é 人們共同生活及行為的準則和規範,品行,品質:美德。品德。公德。德行。道德。德性。德育(以一定的社會要求,進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德才兼備。度德量力。德高望重。 心意,信念:一心一德。
- 守的解釋 守 ǒ 保持,衛護:守成(在事業上保持前人的成就)。守禦。守身(愛護自身,保持自己的品節)。守節。守恒。守望相助。墨守成規。 看管:看守。守護。 在一個地方不動:守株待兔。留守。 遵照:遵守。守法。守
網絡擴展解釋
“德守”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含義為道德操守,指人在品德和原則上的堅守。以下是詳細解釋:
-
詞義解析
- 德:指道德、品行,強調内在的倫理準則;
- 守:意為堅守、遵循,體現對外在規範的遵守。
兩者結合,強調通過道德自律保持品行的端正。
-
出處與引證
- 最早見于《逸周書·官人》:“富貴者觀其有禮施,貧賤者觀其有德守”,意為無論貧富,都應注重道德操守。
- 宋代蘇轼在《湖州上監司先狀》中亦用“馳神德守”表達對高尚品德的推崇。
-
現代應用與例句
- 常用于強調個人修養與社會公德,如“修品德、守公德”“遵公德、守誠信”等語境。
- 也被用于批評違背道德的行為,或贊揚堅守原則的品格。
-
延伸理解
部分資料提及“德守”與《論語》中儒家思想的關聯,認為其内涵與“克己複禮”等理念相通,但此說法需結合具體文獻進一步考證。
總結來看,“德守”既是對傳統道德觀的凝練,也是當代社會倡導的價值觀,適用于個人修養、文化教育等領域。如需更完整的曆史用例,可參考《逸周書》及蘇轼文集。
網絡擴展解釋二
德守(德守)
德守(dé shǒu)是一個漢字詞語,具有以下含義和特點:
拆分部首和筆畫:德守的部首是⼈(人字旁),筆畫數為11畫。
來源:德守這個詞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它是由“德”和“守”兩個字組合而成。其中,“德”字意為道德、品德、美德,而“守”字表示保持、堅持等。
繁體:德守的繁體字為「德守」,和簡體字形式基本相同,隻是筆畫結構稍有差異。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書寫中,德守的寫法和現代略有差異,但整體字形大緻相同。
例句:他秉持着德守,為人忠厚正直。
組詞:德守可以與其他漢字組合形成新的詞語,如德行、守信等。
近義詞:與德守相近義的詞語有道德守則、美德保持等。
反義詞:與德守反義的詞語有失德、不守信等。
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