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汙官的意思、汙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汙官的解釋

贓官。《鹖冠子·王鈇》:“毋使污官亂治,不奉令犯法,其罪加民。”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汙官”為“污官”的異體字寫法,屬于漢語曆史詞彙,現多規範寫作“污官”。《漢語大詞典》收錄該詞條,釋義為“貪污腐敗的官吏”。其核心含義包含以下三點:

  1. 構詞解析

    “污”本義指渾濁、不潔,引申為道德敗壞;“官”指官吏、官員。二字組合構成偏正結構,特指行為不廉潔的官員,與“清官”相對。《辭源》指出該詞在古代文獻中常與“貪吏”并用,形容官吏群體中的腐敗現象。

  2. 文獻用例

    該詞最早見于《孟子·滕文公下》:“暴君污吏必慢其經界”,漢代趙岐注疏明确解釋“污吏”即“貪官”。清代顧炎武《日知錄》卷十亦有“懲貪官、恤民困”的表述,印證其曆史語義延續性。

  3. 現代應用

    當代《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将其列為書面語詞,強調其特指“利用職權非法牟利的官員”。在司法文書中,“污”字多采用“貪腐”等現代表述,但學術論著仍保留此詞以體現曆史語境。

網絡擴展解釋

“汙官”是一個古漢語詞彙,拼音為wū guān,其核心含義指贓官,即貪污腐敗的官吏。以下是詳細解釋:

  1. 詞義解析

    • “汙”是“污”的異體字,表示肮髒、不廉潔;“官”指官員。組合後特指利用職權謀取私利、敗壞法紀的官吏。
  2. 文獻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戰國時期的典籍《鹖冠子·王鈇》:“毋使污官亂治,不奉令犯法,其罪加民。” 此句強調禁止貪官擾亂治理,違令犯法者将加重對百姓的罪責。

  3. 使用語境
    多用于古代政治或律法相關文本中,現代漢語已較少使用,常見于曆史研究或古籍解讀場景。需注意其與“清官”“廉吏”等詞的對比。

擴展補充:
“污官”概念在古代社會具有強烈批判性,反映了對吏治清明的訴求。類似表述還有“貪官”“墨吏”等,均指向官員的道德失範行為。

别人正在浏覽...

班賀變警茶油馳函觸目春生秋殺竄辱等身書點景帝書方流風切耕畲孤微翰墨浩繁橫溢涸轍魚鴻晖懷蛟黃道帶喙突降贳降心俯首交談潔冷矜誇戟幢轗轲刻臂客塵寇奸類多擂鼙麟角筆跞躁夢撒寮丁門勇撚塑逆逜樸謹評彈骐骝輕口薄舌奇嶷窮鳥投人拳路三樂深诋世界經濟史篇首末私娼姒婦似類四七提究屯平拓地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