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拓地的意思、拓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拓地的解釋

(1) [expand land]∶擴張、開拓疆土

(2) [recaim]∶開辟土地

填海拓地

詳細解釋

(1).開辟土地;擴充疆域。《吳子·圖國》:“闢土四面,拓地千裡,皆 起 之功也。”《後漢書·文苑傳上·杜笃》:“﹝ 孝武 ﹞拓地萬裡,威震八荒。”《新唐書·吐蕃傳贊》:“ 玄宗 有逸德而拓地太大,務遠功,忽近虞。”《東周列國志》第三九回:“我 曲沃 武公 ,始以一軍受命, 獻公 始作二軍,以滅 霍 、 魏 、 虞 、 虢 諸國,拓地千裡。”

(2).用手掌承着地。《北史·沉光傳》:“初建 禪定寺 ,其中幡竿高十餘丈,適值繩絶…… 光 因取索口銜,拍竿而上,直至龍頭。繫繩畢,手足皆放,透空而下,以掌拓地,倒行十餘步。” 宋 劉炎 《迩言》:“觀 仙都 、 天柱 ,猶直臣之氣,不撓不折;社稷之佐,拓地擎天。”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拓地”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tuò dì(注音:ㄊㄨㄛˋ ㄉㄧˋ),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擴張領土或開辟土地
    指通過開墾、戰争或政策手段擴大疆域或增加土地面積。例如:

    • 古代文獻中,《後漢書》提到“拓地寖廣,兵甲日盛”,描述領土擴張;
    • 現代用法如“填海拓地”,指通過工程開辟新土地。
  2. 用手掌撐地(較少見)
    見于《北史·沉光傳》中“以掌拓地,倒行十餘步”,描述身體動作。


二、詳細說明


三、近義詞與反義詞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文獻出處,可參考曆史典籍或詞典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拓地:詞義和來源

拓地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開辟新的領土或擴大已有領土的範圍。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扌(手部),右邊是屯(積聚)。拓地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軍事征服和國土擴張的曆史。通過軍事手段或其他方式,國家或民族可以開辟新的領土,擴大領土的範圍來滿足各種需要。

拆分部首和筆畫

拓地這個字可以拆分成兩個部首:扌和屯。扌是手的意思,屯代表積聚。拓地這個字一共有9個筆畫,其中扌部有3個筆畫,屯部有6個筆畫。

繁體寫法

拓地這個詞的繁體寫法是搯地。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拓地這個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其中扌部常常寫成手的形狀更為明顯,而屯部則更加草書化。

例句

1. 他們的目标是拓地,将自己的領土擴大到原來的兩倍。

2. 那個國家通過戰争拓地,使得其勢力範圍擴大。

組詞

拓地可以組成一些相關的詞語:

1. 拓荒:開墾荒地,使其可以種植莊稼。

2. 拓展:擴大或延伸範圍。

3. 拓寬:擴大寬度。

近義詞和反義詞

拓地的近義詞包括:開拓、開辟。拆遷。

拓地的反義詞是:退讓、割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