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刻臂的意思、刻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刻臂的解釋

古人盟誓的一種形式,割臂出血以昭信義。《舊五代史·梁書·李罕之傳》:“ 罕之 既與 言 患難交契,刻臂為盟,永同休戚。”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刻臂”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存在差異,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二、延伸解釋

三、使用場景

  1. 曆史文獻:多用于描述古代結盟、立誓的場景,強調以身體行為強化承諾。
  2. 文學創作:可借喻堅定的決心或犧牲精神,如範遙竹刻詩句中“刻臂”象征對峙的意象。

四、注意事項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舊五代史》等史書原文,或對比更多古籍用例。

網絡擴展解釋二

刻臂(kè bì)的意思

刻臂是一個成語,意指刻骨銘心地與某人結為兄弟。

拆分部首和筆畫

刻臂的部首是刀(刂)和臣(臣),拆分為4個筆畫。

來源

刻臂這個詞來源于《左傳·昭公十四年》:“昭公曰:‘吾聞之也,為臣者臣貞以愛君,...殆也失臂而得友是也。”其中“失臂而得友”意為失去臂膀而得到的朋友,後來發展成為刻臂的意思。

繁體

繁體字為刻臂。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和現代有所不同,刻臂可以寫成“剋臂”。

例句

他們兩個人因共同經曆而刻臂為兄弟。

組詞

刻骨銘心、刻苦耐勞、刻畫、臂膀。

近義詞

結拜、結為兄弟、鐵杆兄弟。

反義詞

疏遠、生疏、疏離。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