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五大連池的意思、五大連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五大連池的解釋

中國第二大熔岩堰塞湖。在黑龍江省中部。由水道串連的五個小湖泊組成。面積165平方千米。周圍有十四座火山錐。全國重點名勝風景區。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五大連池是專有地理名詞,指位于中國黑龍江省黑河市境内的火山地貌景觀及其相連的五個堰塞湖群。其釋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字義與詞源


二、地理與地質定義

特指由14座新老期火山與5個火山堰塞湖構成的地質遺迹區,核心特征包括:

  1. 火山群:保存完整的火山錐、熔岩台地,如老黑山、藥泉山等(中國火山地質遺迹的代表性區域)。
  2. 堰塞湖群:五個湖泊總面積達18.47平方公裡,水質清冽,礦泉資源豐富(以冷礦泉水着稱)。
  3. 熔岩地貌:石海、熔岩隧道等景觀,被譽為“天然火山博物館”(具重要科研價值)。

三、文化與社會意義

  1. 世界遺産:2004年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網絡(全球首批之一)。
  2. 旅遊與療養:因獨特礦泉資源,成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及康養目的地(“中國礦泉水之鄉”)。
  3. 生态保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涵蓋火山生态系統與珍稀動植物資源(如石龍植被演替)。

權威參考來源

  1. 地質出版社《中國國家地理百科:黑龍江卷》
  2. 中國政府網《五大連池世界地質公園概況》
  3. 中國科學院《中國湖泊志》
  4. 黑河市政府《五大連池風景區地質遺迹保護條例》
  5.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網世界地質公園名錄
  6.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名錄》
  7. 《黑龍江旅遊發展規劃(2020-2030)》

網絡擴展解釋

五大連池是位于中國黑龍江省黑河市的火山地質景觀,其名稱來源于火山活動形成的五個串珠狀堰塞湖。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名稱由來
    因火山熔岩阻塞白河河道,形成了五個南北向相連的湖泊(頭池至五池),形似串珠,故稱“五大連池”。滿語原稱“烏德林池”,後演變為現名。

  2. 地理與形成

    • 地質背景:由14座火山錐組成,其中1719-1721年(清康熙年間)的火山噴發形成新期火山地貌,熔岩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
    • 湖泊特征:五個湖泊總面積約18.47平方公裡,三池最大且開放遊覽,其餘湖泊因地理位置限制部分未開放。
  3. 自然價值

    • 被譽為“天然火山博物館”,擁有保存完好的火山口、熔岩流動痕迹及冷泉資源。
    • 礦泉與法國維希礦泉、俄羅斯北高加索礦泉并稱“世界三大冷泉”,含偏矽酸等成分,具飲用和療養價值。
  4. 旅遊與保護
    作為國家5A級景區,五大連池集生态旅遊、科學考察于一體,60歲以上老人可享門票減免。核心景點包括火山地貌、水晶宮冰洞及礦泉取飲處,遊客可體驗獨特的地質奇觀與冷泉文化。

總結來看,五大連池不僅是火山活動的自然遺産,也是融合科學、生态與人文的綜合型景區。更多細節可參考高權威性來源如、9、10。

别人正在浏覽...

鼇鼻奧氣背運鞭捶播賦參較稱述重孫女船尾淳緻崔嵬锉角媒人雕流動如參商踱方步翻翔貢文鈎谶冠軍賽寒泓好久鴻濑宦網駕頭雜劇汲汲遑遑九數計智钜編枯犷覽見厘豪流離轉徙溜乾二淨牤牛密觇孊密跑酷抛棄裨将跄跻欺陵虬蟠栅塘沈謹豕豪收恩受虧收執書坊蘇門六君子讨探鐵廠通風機同文違迕文宿烏油油項領成小乖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