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枯犷的意思、枯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枯犷的解釋

猶粗犷。 王闿運 《湘绮樓論唐詩》:“ 韓愈 并推 李 杜 ,而實專於 杜 ;但襲粗迹,故成枯獷。”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枯犷”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及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枯犷(拼音:kū guǎng)意為“猶粗犷”,指風格或表現手法粗糙、缺乏細膩感,常帶有幹澀生硬的特點。該詞多用于文學批評領域,形容作品或創作手法在模仿過程中未能深入精髓,僅停留于表面形式。

二、出處與語境

該詞出自清代學者王闿運的《湘绮樓論唐詩》。原文提到:“韓愈并推李杜,而實專于杜;但襲粗迹,故成枯犷。”
此句批評韓愈雖推崇李白、杜甫,但實際創作中僅效仿杜甫的粗犷風格,導緻作品流于表面,缺乏内在的豐富性。

三、延伸解析

  1. 構詞分析
    • “枯”:本義為幹涸、失去生機,此處引申為創作中缺乏潤澤與靈動感。
    • “犷”:指粗野、不細膩,與“枯”結合後,強調一種幹澀而生硬的粗粝風格。
  2. 應用場景
    多用于評價文學、藝術作品中過于直白或缺乏雕琢的表現形式,含一定貶義,暗指創作者未能融合深層意蘊。

四、相關參考

若需進一步了解王闿運對唐代詩風的評析,可查閱《湘绮樓論唐詩》原文或相關研究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枯犷》的意思

《枯犷》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草木枯萎凋零、荒蕪凄涼的樣子。它形容大自然失去生機和活力,給人一種寂寞凄涼的感覺。

拆分部首和筆畫

《枯犷》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木(mu)和犬(quan)。木象征樹木,犬象征動物狗。它們的構成決定了該字的形象。

拆分筆畫的話,枯的筆畫數為九畫(木部五畫、九的右邊兩橫線兩橫豎,共四畫),犷的筆畫數為十二畫(犬部四畫、十的左邊兩豎線兩橫豎,共八畫)。

來源與繁體

《枯犷》這個詞語在古代使用的比較少,它是現代漢語中的一個成語,用來形容草木凋零的景象。在繁體中,依然使用“枯犷”這個詞,沒有改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是與現在略有不同的。古時候的寫法是“枯犖”而不是現代的“枯犷”,這兩個字在形象上略有區别。

例句

1. 秋風吹過,田野上的莊稼都開始枯犷了。

2. 沙漠中的景象非常枯犷,一片荒涼。

3. 這座廢棄的房子已經很久沒有人居住了,變得十分枯犷。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枯木、枯葉、犷狡

近義詞:荒涼、凄涼、幽默

反義詞:繁榮、生機、充盈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