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五大连池的意思、五大连池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五大连池的解释

中国第二大熔岩堰塞湖。在黑龙江省中部。由水道串连的五个小湖泊组成。面积165平方千米。周围有十四座火山锥。全国重点名胜风景区。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五大连池是专有地理名词,指位于中国黑龙江省黑河市境内的火山地貌景观及其相连的五个堰塞湖群。其释义可从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字义与词源


二、地理与地质定义

特指由14座新老期火山与5个火山堰塞湖构成的地质遗迹区,核心特征包括:

  1. 火山群:保存完整的火山锥、熔岩台地,如老黑山、药泉山等(中国火山地质遗迹的代表性区域)。
  2. 堰塞湖群:五个湖泊总面积达18.47平方公里,水质清冽,矿泉资源丰富(以冷矿泉水着称)。
  3. 熔岩地貌:石海、熔岩隧道等景观,被誉为“天然火山博物馆”(具重要科研价值)。

三、文化与社会意义

  1. 世界遗产:2004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全球首批之一)。
  2. 旅游与疗养:因独特矿泉资源,成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及康养目的地(“中国矿泉水之乡”)。
  3. 生态保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涵盖火山生态系统与珍稀动植物资源(如石龙植被演替)。

权威参考来源

  1. 地质出版社《中国国家地理百科:黑龙江卷》
  2. 中国政府网《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概况》
  3. 中国科学院《中国湖泊志》
  4. 黑河市政府《五大连池风景区地质遗迹保护条例》
  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世界地质公园名录
  6.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录》
  7. 《黑龙江旅游发展规划(2020-2030)》

网络扩展解释

五大连池是位于中国黑龙江省黑河市的火山地质景观,其名称来源于火山活动形成的五个串珠状堰塞湖。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名称由来
    因火山熔岩阻塞白河河道,形成了五个南北向相连的湖泊(头池至五池),形似串珠,故称“五大连池”。满语原称“乌德林池”,后演变为现名。

  2. 地理与形成

    • 地质背景:由14座火山锥组成,其中1719-1721年(清康熙年间)的火山喷发形成新期火山地貌,熔岩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
    • 湖泊特征:五个湖泊总面积约18.47平方公里,三池最大且开放游览,其余湖泊因地理位置限制部分未开放。
  3. 自然价值

    • 被誉为“天然火山博物馆”,拥有保存完好的火山口、熔岩流动痕迹及冷泉资源。
    • 矿泉与法国维希矿泉、俄罗斯北高加索矿泉并称“世界三大冷泉”,含偏硅酸等成分,具饮用和疗养价值。
  4. 旅游与保护
    作为国家5A级景区,五大连池集生态旅游、科学考察于一体,60岁以上老人可享门票减免。核心景点包括火山地貌、水晶宫冰洞及矿泉取饮处,游客可体验独特的地质奇观与冷泉文化。

总结来看,五大连池不仅是火山活动的自然遗产,也是融合科学、生态与人文的综合型景区。更多细节可参考高权威性来源如、9、10。

别人正在浏览...

白士辩武称德度功澄漠川界词藻宏丽科颠殒调运地货都官斗劲度蛨虴耳提面训泛称烽火高秋恭逢其盛弓脚公有制经济观覩滚条股癣鸿题宏猷矫矫进突剞氏瘠义肥辞镌勒倨嫚窭狭狂话刳胎焚夭柳黄六韺龙舟陆绩怀橘腻抹暖池鞶章疲役轻举绝俗却绝穣人饶侈热劲人身攻击蠕变色笑山馆稍子食卓铁锈同工头厅相拓造微明维稍吾人鼷腹鹪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