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吐言的意思、吐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吐言的解釋

(1).說話。 漢 王充 《論衡·問孔》:“夫賢聖下筆造文,用意詳審,尚未可謂盡得實;況倉卒吐言,安能皆是?”

(2).指所說的話或所作文字。《孔叢子·答問》:“吾謂聖人之知,必見未形之前,功垂於身後;立教而戾夫弗犯,吐言而辯士不破也。” 清 黃鷟來 《述别叙懷送何黼侯之任階州》詩之四:“贈我龍馬篇,吐言如霓虹。” 章炳麟 《校文士》:“先 戴 《句股割圜記》,吐言成典,近古之所未有。”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吐言"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層面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動詞用法:指說話的行為
    最早見于漢代王充《論衡·問孔》,原文“倉卒吐言”即指臨時或即興的言語表達。現代用法中多強調言語的主動性或鄭重性,如“吐言成章”形容言辭精準。

  2. 名詞用法:指所說的話或文字内容
    《孔叢子·答問》中“吐言而辯士不破”即指言論具有不可辯駁的嚴謹性。清代黃鷟來詩句“吐言如霓虹”則比喻文辭華美絢麗。

二、延伸理解

注音與拼音:
拼音為tǔ yán,注音符號ㄊㄨˇ ㄧㄢˊ(參考來源: )。

網絡擴展解釋二

吐言的意思

吐言是指說出話語、表達意思的意思。通常表示說話、發表言論。

拆分部首和筆畫

吐言的部首是口,筆畫數為7畫。

來源和繁體

吐言是漢語詞彙,源自古代漢語。繁體字為「吐言」。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吐言在一些古籍、碑文中的字形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的字形與現代漢字相似,仍然是「吐言」。

例句

1. 他吐言說道:“我會努力取得好成績的!”

2. 他以口為思想的工具,吐出了一番精彩的言辭。

組詞

1. 吐露:誠實地說出或表達出(思想、感情等)。

2. 吐氣:呼出氣體。

3. 吐納:瑜伽或氣功中,吐故納新,調息養神的一種方法。

近義詞

說話、發言、表達、講述

反義詞

保留、緘默、保守、沉默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