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田兵的意思、田兵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田兵的解釋

即田卒。《晉書·食貨志》:“今以 鄴 奚官奴婢著 新城 ,代田兵種稻。”《魏書·範紹傳》:“發 河 北數州田兵二萬五千人、通緣 淮 戍兵合五萬餘人,廣開屯田。”參見“ 田卒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田兵是漢語中具有曆史語義的複合詞,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角度解析:

  1. 字義分解

    • 田:本義為耕種的土地,後引申為農業活動、農事。《說文解字》釋為“陳也,樹穀曰田”。
    • 兵:原指兵器,後指士兵、軍事。《玉篇》注“戎也,持戈以逐盜”。

      組合後,“田兵”字面可理解為“從事農耕的士兵”或“與農田相關的軍事活動”。

  2. 曆史語境釋義

    在漢代至南北朝文獻中,“田兵”特指屯田制度中的兵士,兼具農耕與戍邊職能。例如《漢書·食貨志》記載“屯田卒”開墾邊地以充軍糧,此類群體可稱“田兵”。北魏均田制推行後,部分士兵亦需分田耕作,形成“兵農合一”的特殊編制。

參考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

“田兵”是古代漢語中的曆史詞彙,具體含義如下:

一、基本含義

“田兵”即田卒,指古代屯田的士兵,主要負責耕種農田,兼具士兵與農民的雙重身份。這一群體平時從事農業生産,戰時參與軍事行動。

二、曆史背景與功能

  1. 屯田制度
    起源于漢代,盛行于魏晉南北朝。國家将士兵或民衆安置在邊疆或戰略要地,既解決軍隊糧草供應,又鞏固邊防。例如:

    • 《晉書》記載:“代田兵種稻”,指用田兵替代官奴婢耕種。
    • 《魏書》提到調遣“河北數州田兵二萬五千人”參與屯田。
  2. 軍事與經濟結合
    田兵需完成糧食生産任務,同時接受軍事訓練,屬于半農半兵的特殊編制。

三、詞義演變

現代引申為缺乏實戰經驗的士兵,比喻未經戰事曆練的群體。例如:“新招募的田兵需加強訓練”。

四、例句參考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晉書》《魏書》等古籍,或參考滬江詞典、查字典等工具。

别人正在浏覽...

按捺不下白楊背暗投明誖眊蔔世草藳猖肆潮銀齒牙餘慧楚波錯刑大奔代德殆其打鳴兒掉向頂樁地溫嚲鞚泛軸朏朒風行電擊佛日扶杖割臂之盟苟利子橫發還東黃繶黃魚晖煥家仇驕骢疾雷将競技鲸鐘就教懼惑課長類如犁溝靈煦胧腫落潮耐朵女長當嫁跑尖子缱绻犬迹狐蹤删略聲譽神色不驚耍歪掉邪順從泰祖貼怪罔上晚年無漏險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