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三省的意思、三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三省的解釋

[three ministries] 指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中國曆史上隋唐時代三省同為最高政務機構,一般為中書決策,門下審議,尚書執行,實際上為三省長官共同負責中樞政務。這一制度對後代的官制影響很大

詳細解釋

省察三事。《論語·學而》:“ 曾子 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後泛指認真反省自己的過失。《後漢書·郎顗傳》:“伏惟陛下躬日昃之聽,溫三省之勤,思過念咎,務消祗悔。” 南朝 梁 江淹 《讨沉攸之尚書符》:“符至之日,幸加三省。” 明 謝谠 《四喜記·月桂同攀》:“孝名兒乾坤永垂,一日裡三省吾身。”

(1).指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自 南北朝 至 唐 ,三省同為最高政務機構。《新唐書·百官志一》:“初, 唐 因 隋 制,以三省之長中書令、待中、尚書令共議國政,此宰相職也。”

(2).借指朝廷決策機構。 清 姚鼐 《送方坳堂解官後将之上江》詩:“三省最遲麾出把,九州獨許蓋先傾。”

(3).特指我國東北三省。《東北人民抗日歌謠選·紅旗飄》:“齊心合力打 日本 ,收回三省救同胞。”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三省”一詞在漢語中有兩層主要含義,需結合語境區分:

一、官職制度中的“三省”

指中國古代隋唐至宋代的中央最高政務機構,由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組成:

  1. 中書省:負責起草诏令與決策(隋稱内史省);
  2. 門下省:審核诏令,糾正政令偏差(隋稱納言);
  3. 尚書省:執行具體政務,下設六部(吏、戶、禮、兵、刑、工)。

三省分工明确,形成“中書取旨,門下封駁,尚書奉行”的制衡體系,對後世官制影響深遠。此制度肇始于魏晉,完善于唐代,宋遼沿用,是中央集權制度的重要體現。


二、儒家經典中的“三省”

出自《論語·學而》:“吾日三省吾身”,此處“省”(xǐng)意為自我反省:


“三省”既可指古代中央行政機構,體現政治制度;也可指自我反思的修養行為,需根據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兩類解釋均對中國文化産生深遠影響。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三省》的意思

《三省》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經過反複思考、檢查和審視。它常用于指自我反省和自我批評。

拆分部首和筆畫

《三省》的部首是“心”(xīn),總筆畫數為8。

來源和繁體

《三省》一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荀子·勸學篇》:“要躬先得,而後人敬之;要先富裕,而後人服之;要先得官,而後人跋之。”這句話體現了《三省》的意涵。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為“參省”。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曆史文獻記載,古代漢字寫法有很多變體,但它的基本形狀與現代漢字相似。因此,古時候寫作《三省》的字形與現代寫法相近,隻是可能存在一些書寫風格或筆畫順序方面的小差異。

例句

1. 在制定計劃之前,我們應該先三省自己的能力和資源是否足夠。

2. 董事會對公司的高管層進行定期的三省,以确保業務目标的實現。

組詞

蒼白三省、深思熟慮、反省檢查、逐一反思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自省、自問自答

反義詞:放任、忽視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