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赤符的意思、赤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赤符的解釋

(1).“赤伏符”的簡稱。 唐 劉希夷 《谒漢世祖廟》詩:“運開朱旗後,道合赤符先。” 宋 範仲淹 《桐廬郡嚴先生祠堂記》:“及帝握赤符,乘六龍,得聖人之時,臣妾億兆,天下孰加焉。” 明 何景明 《郊觀》詩:“日月藏金櫃,龜龍秘赤符。”參見“ 赤伏符 ”。

(2). 漢 朝的符命。 漢 為火德,火色赤,故稱。 北周 庾信 《周上柱國宿國公河州都督普屯威神道碑》:“昔者受律赤符, 韓信 當乎千裡。” 倪璠 注:“《史記》: 劉季 為 沛公 ,旗幟皆赤。由所殺蛇 白帝 子,殺者 赤帝 子,故上赤。‘受律赤符’,言 信 拜大将,受 漢 符命也。”

(3).舊指驅邪的符箓,因用朱砂書寫,故稱。 明 夏完淳 《端午賦》:“今年之朱索空纏,去歲之赤符已破。”

(4).赤石脂的别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石一·五色石脂》。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赤符”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和文獻解析,主要包含以下四種解釋:

  1. “赤伏符”的簡稱
    指漢代谶緯文獻中的符命,象征天命所歸。例如,唐代劉希夷《谒漢世祖廟》詩雲“道合赤符先”,宋代範仲淹《嚴先生祠堂記》提到“帝握赤符”,均暗含帝王受命于天的意象。

  2. 漢朝的符命象征
    漢代以“火德”自居,對應紅色(赤),故用赤符代表政權合法性。北周庾信《普屯威神道碑》中“受律赤符”即指劉邦建立漢朝時以赤色為旗幟,象征火德之運。

  3. 驅邪符箓
    舊時道士用朱砂書寫符咒以辟邪,因朱砂色赤,故稱“赤符”。明代夏完淳《端午賦》中“赤符已破”即指此類符箓。

  4. 赤石脂的别名
    一種中藥名,出自李時珍《本草綱目》,因礦石呈紅色而得名。


“赤符”在不同語境下可指谶緯符命、王朝象征、道教符咒或藥材,需結合文獻具體分析。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書》《本草綱目》及曆代詩文注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赤符》的意思

《赤符》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紅色的符咒”或“紅色的符篆”。它由《康熙字典》收錄,并在古代經典文獻中有所提及。

拆分部首和筆畫

《赤符》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赤(chì)和符(fú)。

赤的部首是⺂(月),包含了四個筆畫。

符的部首是⺮(竹),包含了十個筆畫。

來源與繁體

《赤符》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它最早出現在漢代的《封禅書》中,用于形容儀式中使用的紅色符咒。

在繁體字中,《赤符》的寫法是“赤符”。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代略有不同。《赤符》在古代寫作「赤符」,字形相對簡單而古樸,與現代漢字略有差異。

例句

1. 他特地畫了一張《赤符》來保護家人的安全。

2. 巨大的紅色《赤符》挂在宮殿的門口。

組詞

在《赤符》這個詞的基礎上,可以組成其他詞語:

1. 赤字:指企業或個人財務狀況中出現的負債狀況。

2. 符文:指古代用于祭祀、保護或庇佑的符咒文字。

近義詞和反義詞

《赤符》的近義詞是「紅符」,表示相同的意思。

《赤符》的反義詞是「青符」,表示顔色不同的符咒。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