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薦舉賢人。 漢 馬融 《忠經·報國》:“報國之道有四:一曰貢賢。” 鄭玄 注:“進得其才,君可端拱。”
“貢賢”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gòng xián,其核心含義是薦舉賢人,即向國家或上級推薦有才能、有德行的人才。以下是詳細解析:
貢(gòng)
賢(xián)
“貢賢”融合了“舉薦”與“賢才”的雙重含義,既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概念,也承載了文化中對德才兼備者的推崇。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忠經》及漢典釋義。
貢賢一詞是中文中的常用詞彙,其意思是指向德才兼備的人或向這樣的人獻上自己的敬意和欽佩。
拆分部首和筆畫:貢字的部首是貝,總共有9個筆畫;賢字的部首是人,總共有8個筆畫。
來源:貢賢這個詞彙出自于《詩經·敬之詩·邶有丘》:“紛其節,招修貢人”。意思是向優秀的人才獻上敬意和禮物。
繁體字:貢賢的繁體字寫法為「貢賢」。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貢字的寫法為「貢」,賢字的寫法為「賢」。
例句: 1. 他一直以來被視為是公司的貢賢之人。 2. 我們應該向這位貢賢的老師學習。
組詞: 1. 貢獻:指為了共同的事業或目标而付出努力、作出貢獻。 2. 貢品:指向貴族或位高權重者獻上的禮物、供品。 3. 貢士:指受國君器重的、有成就的士人。
近義詞:義士、賢人、傑士。
反義詞:庸才、蠢材、愚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