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滾凳的意思、滾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滾凳的解釋

古代一種裝有轉軸的凳子。用足掌推動,刺激湧泉等穴,有養生、治病之效。 明 屠隆 《考槃馀事·起居器服箋·滾凳》:“以木為之,長二尺,闊六寸,高如常。四桯鑲成,中分一鐺,内二空中,車圓木二根,兩頭留軸轉動,凳中鑿竅活裝。以腳踹軸,滾動往來。蓋湧泉穴精氣所生之地,故必以運動為妙。”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滾凳是中國傳統家具中的一種特殊坐具,其名稱由“滾”與“凳”組合而成,體現了結構與功能的雙重特性。據《漢語大詞典》記載,滾凳特指“凳面下設有滾軸裝置的木凳”,使用者可通過足部撥動滾軸以促進氣血流通,兼具休憩與保健作用。這一解釋與《中國古典家具辭典》中“滾凳多用于書房,常與案幾搭配”的描述相吻合,說明其常見于文人雅士的生活場景。

從形制來看,滾凳的典型特征包括:①凳面呈長條形,寬度約20-30厘米;②底部安裝木質圓軸2-4根,可自由轉動;③整體采用榫卯結構,常見材質為硬木。明代《長物志》特别提及“滾凳宜紫檀為之,軸轉需滑利”,佐證了其制作工藝的精細程度。

在養生文化層面,《遵生八箋》記載“踏滾凳,湧泉穴得摩,足心之精氣自生”,印證了滾凳作為傳統中醫導引器具的功能。這種将日常家具與中醫理論相結合的設計,體現了中國古代“器以載道”的造物理念。

網絡擴展解釋

滾凳是中國古代一種兼具實用與養生功能的家具,其核心解釋如下:

1. 基本定義 滾凳是明代文獻記載的特殊凳子,主體為木質結構,内部裝有可轉動的圓木軸裝置。使用者通過足底推動木軸滾動,達到刺激足部湧泉穴的目的。

2. 結構特征

3. 養生原理 通過足底反複滾動刺激湧泉穴(位于足底前部凹陷處),該穴位在中醫理論中被認為是腎經起始穴,持續刺激可促進氣血運行,達到補腎氣、調節代謝等養生效果。

4. 曆史記載 明代文人屠隆在《考槃馀事·起居器服箋》中詳細記載其制作工藝和使用方法,強調"湧泉穴精氣所生之地,故必以運動為妙"。

現代價值:這種設計理念與現代足底按摩器的原理相通,體現了古人"器具養生"的智慧,在當代傳統家具複刻領域仍有應用。

别人正在浏覽...

擺治鼈爪不可估量裁封滄海君參閱雠古春享春煙點檢所疊香英駧馳東舟豆腐衣方嶽覆海高棉人隔界旱亢韓彭恒論護築桀俊節流竭智盡忠金镳玉絡九遐拒谏飾非開輔口授心傳冷古丁料敵若神臨職龍伸蠖屈馬後滿破冥椿年末暖霭盤管切根蟲萋萋全粹人鲊甕認準杉材燒地眠,炙地卧詩城十二女水石順祥他們鹈鹕退安委珠碔砆混玉烏嘑賢善消毀小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