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瀕于危亡的君主。《管子·任法》:“倍其公法,損其正心,專聽其大臣者,危主也。”
“危主”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該詞在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多用于曆史文獻或文學化表達。若需具體案例,可參考《管子》等典籍或古詩詞中的引用。
危主(wēi zhǔ)是一個常見的漢字詞彙,由“危”和“主”兩個字組成。
危主的意思是指處于危險之中的主要人物或主事者。危險可以指心理上的壓力、困境,也可以指生命危險。主要人物或主事者則是指承擔重要角色或負責重要事務的人。
危主的拆分部首是卩(jié),部首的位置在右邊。危主的筆畫數為15畫。
危主源自于《德青書成》這本宋代刻本。在這本書中,危主表示主人具有危險狀态。
危主的繁體字為「危主」。
在古時候,危主的寫法可能會有變化。例如,清代著名的《康熙字典》中,危主的寫法是「為主」。
1. 那位工程師是這個項目的危主,負責決策和解決各種問題。
2. 在這次火災中,消防隊員是真正的危主,為了拯救人們的生命,他們冒着巨大的危險。
1. 危險(wēi xiǎn):指有可能發生危害或傷害的情況或物體。
2. 事主(shì zhǔ):指案件或事故中的受害者或主要涉事人物。
1. 危急(wēi jí):形容處于危險關頭,情況十分緊急。
2. 主要(zhǔ yào):表示某事物在整體中擔任重要地位或承擔主要責任。
安全(ān quán):指不處于危險狀态,沒有風險或威脅。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