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古禮。《漢書·郊祀志下》:“ 元帝 即位,遵舊儀,間歲正月,一幸 甘泉 郊 泰畤 ,又東至 河東 祠後土,西至 雍 祠 五畤 。”《三國志·魏志·王粲傳》:“時舊儀廢弛,興造制度, 粲 恆典之。”《舊唐書·後妃傳下·代宗睿真皇後沉氏》:“是用仰稽舊儀,敬崇大號,舉茲禮命,式遵前典。”
“舊儀”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jiù yí,其核心含義指“古禮”,即古代傳承下來的禮儀或制度。以下是詳細解析:
定義
“舊儀”指代古代沿用的禮儀規範,通常與特定曆史時期的禮制相關。例如《漢書》中提到漢元帝“遵舊儀”,即遵循前代禮制進行祭祀活動。
近義詞與反義詞
《漢書·郊祀志》
記載漢元帝即位後,依照舊儀每隔一年正月前往甘泉等地祭祀,體現了對傳統禮制的遵循。
《三國志·魏志·王粲傳》
提及東漢末年舊儀廢弛,王粲參與重建禮制,說明“舊儀”在制度變遷中的重要性。
禮儀改革中的對照
例如近代殡葬改革中,“舊儀”指代披麻戴孝、焚香祭拜等傳統儀式,常與新式禮儀(如追悼會、鞠躬默哀)形成對比。
文化研究意義
該詞常用于曆史、文獻研究,反映特定時代的文化特征與社會規範。
綜合多個權威來源可知,“舊儀”一詞強調對古代禮制的繼承與沿襲,其含義穩定且多用于正式文獻語境中。如需進一步了解曆史用例,可參考《漢書》《三國志》等典籍原文。
《舊儀》這個詞是指舊時的禮節和儀式。在古代社會,人們會按照一定的禮儀和儀式進行行為和交往,這些規範和傳統被稱為“舊儀”。
《舊儀》的拆分部首是日(貝早)。它的筆畫數為7畫。
《舊儀》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儒家文化和禮儀制度。在《周禮》、《儀禮》等經典著作中,有關于禮儀的規範和儀式的描述,為後世所繼承和奉行。
《舊儀》的繁體字為「舊儀」。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舊儀》的古漢字寫法為「救以時古舊儀」。
1. 他非常尊重老人,始終堅持遵循舊儀。 2. 在傳統婚禮上,新郎新娘需要遵循各種舊儀。 3. 隨着現代社會的發展,許多舊儀已經逐漸被淡忘。
傳統、禮儀、儀式、規範、遵循
傳統、經典、習俗、典禮、規矩
現代、新潮、奇特、異于常規的、新儀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