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勿動。謂不可有所作為。《易·乾》:“初九,潛龍,勿用。” 孔穎達 疏:“聖人雖有龍德,於此時唯宜潛藏,勿可施用,故言勿用。” 王引之 《經義述聞·周易上》:“用,施行也。勿用,無所施行也。” 王引之 《易·既濟》:“ 高宗 伐 鬼方 ,三年克之。小人勿用。”《易·頤》:“六三。拂頤,貞兇,十年勿用。無攸利。”
“勿用”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詳細解析:
“勿用”表示禁止或勸阻,意為“不要使用”“不可施行”或“不應采取某種行為”。它由“勿”(wù,表示否定)和“用”(yòng,指使用、行動)組成,強調在特定情境下需避免某種操作或行為。
組合後,“勿用”即通過否定“用”來傳遞禁止含義。
該詞常見于古代典籍,如《易經》: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周易》相關注釋或權威詞典(如漢典)。
《勿用》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不要使用”、“禁止使用”的意思。它的拆分部首為勹和用,總共有15個筆畫。
《勿用》是普通話中的常見詞語,廣泛用于口頭和書面表達。它的繁體字為「勿用」。
在古時候,「勿用」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古代人們會使用不同的字體和筆畫來書寫字。然而,“勿用”這個詞在曆史上并沒有大的變化,其意思和用法大緻保持一緻。
以下是一些使用《勿用》的例句:
和《勿用》相關的一些詞語有:
與《勿用》意思接近的一些詞語是禁用、不可使用等。反義詞則是可以使用、可使用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