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之素的意思、味之素的詳細解釋
味之素的解釋
即味精。一種調味品。 端木蕻良 《被撞破了的臉孔》:“喂,再來一瓶味之素吧,一個揖作到底,我半年未吃味之素了。”參見“ 味精 ”。
詞語分解
- 味的解釋 味 è 舌頭嘗東西所得到的感覺:味覺。味道(亦指興趣)。滋味。 鼻子聞東西所得到的感覺:氣味。香味兒。 情趣:趣味。興味。意味。津津有味。 體會,研究:體味。耐人尋味。 量詞,指中草藥的一種:五味藥。
專業解析
"味之素"在漢語詞典及實際應用中主要有以下三層含義,兼具語言學、化學及商業品牌背景:
一、詞源本義(古漢語用法)
指食物中天然存在的、能呈現鮮味或風味的本質物質。
構成解析:
二、現代化學術語(味精代稱)
20世紀初起,“味之素”成為味精(谷氨酸鈉) 的通用代名詞,特指一種增鮮調味品。
核心特性:
- 化學成分:L-谷氨酸的單鈉鹽(化學式:$C_5H_8NO_4Na$),通過微生物發酵澱粉制成。
- 呈味原理:激活舌部鮮味受體(Umami受體),增強食物天然鮮味。
- 安全标準:中國國家标準《GB/T 8967-2007 谷氨酸鈉(味精)》規範其生産與檢測流程。
三、商業品牌(注冊商标)
日本味之素株式會社(Ajinomoto Co., Inc.) 是全球首個工業化生産味精的企業,其品牌名“味之素”因市場普及度演變為品類代稱。
品牌曆史關鍵點:
- 1908年:東京帝國大學教授池田菊苗發現谷氨酸鈉的增鮮作用,次年與企業合作量産,商品命名為“味之素”。
- 工藝革新:從海帶提取轉為小麥發酵(1956年),大幅提升産能。
- 現代産品線:涵蓋調味料、冷凍食品、氨基酸醫藥等,全球市場份額超30%(2024年財報數據)。
權威參考資料:
-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4)第6冊“味”字條,ISBN 7-100-00143-3。
- 中國調味品協會官網《味精行業生産技術發展報告》https://www.chinacondiment.com/(技術标準解讀)。
- 味之素集團官網企業沿革頁:https://www.ajinomoto.com/cn/aboutus/history/(品牌發展史)。
-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食品添加劑谷氨酸鈉安全性評估報告》(2020年)。
網絡擴展解釋
“味之素”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語,其解釋需結合語境和背景:
一、基本詞義
“味之素”是味精的别稱,指一種以谷氨酸鈉為主要成分的調味品,用于增強食物的鮮味。該詞源于日語“味の素”(Ajinomoto),字面意為“風味之精華”。中文文獻中常以“味之素”代指味精,例如端木蕻良在文學作品中的描述:“再來一瓶味之素吧,我半年未吃味之素了。”。
二、企業背景
“味之素”也是日本著名食品企業的名稱(味之素株式會社),成立于1909年,創始人為化學家池田菊苗和企業家鈴木三郎。其核心産品“AJI-NO-MOTO”是世界上第一款商業化味精,通過從海帶中提取谷氨酸鈉實現工業化生産,并推廣“鮮味”作為第五種基本味覺概念。
三、曆史與發展
- 科學發現:1908年,池田菊苗發現海帶湯中的谷氨酸鈉具有獨特鮮味,隨後申請專利并實現量産。
- 商業擴展:從調味品起步,逐步拓展至速凍食品、氨基酸制藥、化妝品等領域,成為全球性綜合企業。
- 國際化:1950年代起進入國際市場,産品覆蓋130多個國家,2023年營收達701億元人民币。
四、其他相關
- 文化影響:味之素的營銷策略曾通過科普“鮮味”科學概念,推動味精在家庭烹饪中的普及。
- 品牌标識:企業Logo以紅色為主色調,曆經多次設計調整,強化品牌辨識度。
如需進一步了解企業曆史或産品詳情,(味之素成功之路)及(業務多元化分析)。
别人正在浏覽...
百星筆懸朝貴吃不完兜着走從頭至尾存記大度單阏燈市鬥妍短篇番更奉箒貢祭規模壞東西皇鳥護疵回疑回雲回轸蠖屈螭盤胡搧僭詞膠緻戒戢介節疾號計會急驚列君上懇摯裈袴老白幹兒了竟蟉糅靈繡樓子花螺山石率變莫須破愁為笑青錫窮绔起陣勸耕三兔穴山戍升進實患收旗卷傘書緘蘇門天位岧嵽銅鴨宛款文學家相抗新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