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天位的意思、天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天位的解釋

(1).天子之位,帝位。《易·需》:“位乎天位,以正中也。” 孔穎達 疏:“以九五居乎天子之位。”《詩·大雅·大明》:“天位 殷 適,使不挾四方。” 朱熹 集傳:“天位,天子之位也。”《文選·張衡<東京賦>》:“巨猾間舋,竊弄神器,歷載三六,偷安天位。” 李善 注:“天位,帝位也。” 唐 韓愈 《順宗實錄四》:“ 德宗 剋平寇難,旋復天位。” 清 方苞 《漢文帝論》:“自 魏 晉 至五季,雖亂臣盜賊闇奸天位皆泰然自任而不疑。”

(2).謂天帝之位。《禮記·禮運》:“故祭帝於郊,所以定天位也。” 孔穎達 疏:“天高在上,故雲定天位也。”

(3).天賜之職位,官位。《孟子·萬章下》:“弗與共天位也,弗與治天職也,弗與食天祿也,士之尊賢者也,非王公之尊賢者也。” 宋 王安石 《周公》:“ 周公 之所禮者,大賢與,則 周公 豈唯執贄見之而已,固當薦之天子,而共天位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天位”一詞在漢語中屬于古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古代文獻和權威辭書進行解釋。根據《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的釋義,其核心含義可歸納為以下三點:

一、天子之位,帝位

指古代帝王統治天下的至尊地位,源于“天命所歸”的政治觀念。

例證:

《孟子·萬章下》雲:“天位,天子之位也。”強調其神聖性與唯一性。

《尚書·周書》亦有“天位艱哉”之句,指帝王之位責任重大。

二、星宿之位,天體位置

古代天文學中,指星辰在宇宙中的特定方位或運行軌迹。

例證:

《史記·天官書》記載星官分職時提及“各司天位”,描述星宿的布局。

唐代《步天歌》以“天位”代指紫微垣等星區,體現天人對應的宇宙觀。

三、天賜之位,自然之位

引申指自然形成的尊貴地位或事物本應所處的位置,含哲學意味。

例證:

《周易·系辭》有“天地設位,聖人成能”之說,“位”即包含自然秩序賦予的定位。

宋代朱熹《中庸章句》注“緻中和,天地位焉”,指萬物回歸天道賦予的本位。


權威文獻參考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2022年,“天位”詞條釋義。

    《漢語大詞典》數字平台(需訂閱訪問)

  2. 《孟子·萬章下》

    中華書局點校本,2010年。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孟子》原文

  3. 《史記·天官書》

    中華書局二十四史點校本,2013年。

    國學導航《史記》線上閱讀

  4. 《周易·系辭傳》

    樓宇烈校釋《周易注校釋》,中華書局,2012年。

    中國國家圖書館古籍庫(檢索“周易”)


語義演變說明

“天位”在現代漢語中已罕用,其含義多保留于研究古代政治哲學、天文史或經學典籍的學術語境中。當代《現代漢語詞典》未收錄該詞,側面印證其古語屬性。理解時需注意結合具體文獻語境,避免脫離曆史背景的誤讀。

網絡擴展解釋

“天位”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主要可分為傳統漢語釋義和現代網絡文學擴展義兩類:

一、傳統漢語釋義

  1. 天子之位/帝位
    指君主或皇帝的統治地位,源自《易經·需》中“位乎天位,以正中也”,《詩經·大雅·大明》亦提到“天位殷適,使不挾四方”,均強調帝王權力的神聖性。

  2. 天帝之位
    指神話中天帝的至高地位,如《禮記·禮運》記載“祭帝于郊,所以定天位也”,體現古代祭祀文化中對天神的尊崇。

  3. 天賜的職位或官位
    強調官職的神聖性,如《孟子·萬章下》提到“弗與共天位也”,宋代王安石《周公》中也有類似表述,暗含職責與天命關聯。

二、現代網絡文學擴展義

在網絡小說中,“天位”被賦予玄幻色彩,指通過融合天地元氣突破人類體能極限的境界。其核心特征包括:

三、使用場景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或小說中的用法,可參考《禮記》《孟子》等古籍,或網絡文學代表作如《風姿物語》。

别人正在浏覽...

哀楚白皎皎寶檀車轱辘臭味相投酬咨出降粗飯錯别字當歲吊裝牒文鬥絶一隅端要房禦放賬瘋狂奮榮分雪府錢幹丐和局還書降形建文較痊交神劫灰唶嚄金龊箭今非昔比緝緒覺帝連纏磷肥詅符寐覺平漫迫究樸拙千歳輕過裘罽曲躬躬辱在三神洲慎默石锷收執孫康映雪陶神痛疚氃氋屠刳望秋望嶽無畏施香粒顯情曉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