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記的意思、存記的詳細解釋
存記的解釋
(1).關注;挂念。 宋 王安石 《上樞密王尚書啟》:“俯念空疎,夙叨存記。” 宋 蘇轼 《與黃洞秀才書》:“人來辱書,甚荷存記,兼審比來起居佳勝為慰。”
(2).猶登記。《清會典·内閣·批本處》:“遇有改籤及折本,皆存記檔案,按日交發。”
詞語分解
- 存的解釋 存 ú 東西在那裡,人活着:存在。存亡。生存。 保留,留下:保存。留存。存照。存疑。去僞存真。 寄放:寄存。 停聚:存水。 懷有,懷着:存心。不存任何奢望。 亡去取 筆畫數:; 部首:子; 筆順編號
- 記的解釋 記 (記) ì 把印象保持在腦子裡:記憶。記取。記性。博聞強記。 把事物寫下來:記錄。記功。記者。 記載事物的書冊或文字:遊記。日記。大事記。 符號,标識(?):印記。标記。記號。 古時的一種公文:奏
網絡擴展解釋
“存記”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一、關注與挂念
指對他人的關懷、惦念,常出現在古代書信或文人間表達情誼的語境中。例如:
- 蘇轼在《與黃洞秀才書》中寫道:“人來辱書,甚荷存記”,意為“承蒙您來信,感謝您的挂念”。
- 王安石《上樞密王尚書啟》中“俯念空疎,夙叨存記”也體現了這種關懷之意。
二、登記與記錄
多用于官方或正式文書中,表示對信息的存檔或備案。例如:
- 《清會典》記載:“遇有改籤及折本,皆存記檔案,按日交發”,說明清代官方檔案管理中“存記”的登記功能。
- 現代語境中可引申為對數據的儲存,如“按期完成存貨收發存記錄單”。
補充說明
- 詞源結構:由“存”(保留、存在)與“記”(記錄、記憶)組合而成,兼具情感關懷與事務記錄的雙重性。
- 現代使用:如今多用于書面語或特定領域(如曆史研究、檔案管理),日常口語中較少見。
網絡擴展解釋二
存記(cún jì)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其中,“存”(cún)是指保存、保留的意思;“記”(jì)則表示記錄、記載的意思。存記的詞義可以理解為将某些信息或事物保存下來,并以書面形式記錄下來。
拆分部首和筆畫:
- “存”字的部首是“子”,筆畫數為4。
- “記”字的部首是“言”,筆畫數為10。
來源:
存記一詞的來源較為簡潔。在古代,人們并沒有現代便捷的電子設備來保存記錄。因此,他們常常依靠紙張等載體将重要的信息記錄下來,以便後續查閱和回憶。這種行為就被稱為“存記”。
繁體:
在繁體字中,“存”字和“記”字的形态分别為「存」和「記」。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存記的寫法略有不同。以“存”為例,古代寫法如下:「存」(上部為“孚”,下部為“子”)。
例句:
1. 他習慣使用筆和紙進行存記。
2. 這個筆記本是我用來存記重要事項的。
組詞:
1. 存款:指将錢款保存在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
2. 保存:指将物品或信息保留下來,不讓其消失或損壞。
近義詞:
紀錄、記錄、記載
反義詞:
删除、遺忘
希望上述内容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我很樂意為你解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