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戢的意思、戒戢的詳細解釋
戒戢的解釋
警戒禁止。《明史·列女傳二·孫烈女》:“乃以臂痕示 李 ,使戒戢之。”《明史·外國傳八·鞑靼》:“﹝ 永樂 ﹞十九年, 阿魯台 貢使至邊,要劫行旅,帝諭使戒戢之,由是驕蹇不至。”
詞語分解
- 戒的解釋 戒 è 防備:戒心。戒備。戒嚴。戒驕戒躁。 革除不良嗜好:戒除。戒煙。 佛教律條,泛指禁止做的事:戒刀。戒尺。齋戒。 準備:戒途。戒裝。 古同“界”,界限。 筆畫數:; 部首:戈; 筆順編號:
- 戢的解釋 戢 í 收斂,收藏:戢翼。戢影。載戢幹戈(把兵器收藏起來)。 止,停止:戢怒。戢鱗(喻蓄志待時)。 姓。 筆畫數:; 部首:戈;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戒戢”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解釋,具體如下:
一、基本含義
-
警戒禁止
該釋義多見于曆史文獻,如《明史》中多次出現。例如:
- 《明史·列女傳二·孫烈女》提到“使戒戢之”,意為通過警示約束行為。
- 《明史·外國傳八·鞑靼》中“帝谕使戒戢之”,指通過告誡禁止某些越界行為。
-
戒除傲慢,保持謙遜
根據成語釋義,“戒戢”由“戒”(戒除、警惕)和“戢”(收斂、謹慎)組成,強調戒除傲慢怠慢的态度,保持謙虛恭敬。
二、用法與示例
- 曆史語境:多用于描述通過警示或命令約束行為,如“戒戢貢使”指規範使者的舉止。
- 現代引申:可延伸為個人修養層面,如“戒戢驕躁”表示克制驕傲情緒。
三、字義解析
- 戒:本義為防備(如“戒備”),引申為告誡(如“戒勉”)或戒除(如“戒煙”)。
- 戢:意為收斂、停止(如“戢怒”),常與“戒”連用強化約束含義。
四、總結
“戒戢”既可指外在的警戒與禁止(曆史用法),也可指内在的自我約束與謙遜(成語含義)。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明史》原文或成語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戒戢(jiè jí)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它有着豐富的内涵和深遠的意義。接下來,我将為你詳細解釋這個詞的含義、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等内容。
戒戢這個詞的含義十分豐富,主要指戒除、警惕,并抑制激動的情緒。它在古代典籍中常用來描述迅速恢複平靜、控制情緒激動的狀态,有時也用來表示警惕、小心以及提防。這個詞在現代漢語中的地位相對較低,不常用于口語交流,但在文學作品和古代書籍中仍然有較為廣泛的應用。
根據《康熙字典》的拆分部首和筆畫,戒戢可分為兩個部分:戒和戢。戒的部首是戈,總筆畫數為7;戢的部首是手,總筆畫數為6。根據這些基本的筆畫和部首信息,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這個詞,同時也有利于更準确地書寫和使用它。
戒戢這個詞的來源并不明确,但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字和文化傳統。在古代,人們通常通過儀式和戒律來約束自己,以避免産生沖突和争鬥。因此,戒戢被用來表示戒除情緒沖動、警惕自己的意識和行為。
另外,戒戢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戒激」,雖然字形有所不同,但意義相似。這種寫法在一些傳統的文化符號、古代書籍和文物中會見到。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戒戢的字形更為簡單且規範。由于在曆史長河中字形和書寫方式的變化,如今的漢字書寫風格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我們依然可以通過學習古代字形和書法理解戒戢的傳統含義和形态。
以下是戒戢的例句:
1. 心急如焚,他努力戒戢自己的情緒。
2. 在世界的誘惑面前,我們應該時刻戒戢充滿欲望的心。
3. 他戒戢悲痛,用慷慨的言辭安慰了失落的朋友。
在使用戒戢這個詞語時,還可以通過組詞來豐富表達的方式。例如:戒律、警戒、戒除等。
近義詞:戒除、壓抑、寬慰。
反義詞:解除、釋放、放松。
通過本文的介紹,我們對戒戢這個詞的含義、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等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戒戢意味着戒除激動和情緒,是一種重要的心理狀态和行為準則,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着重要的指導作用。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