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委委蛇蛇 ”。雍容自得貌。《詩·鄘風·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 毛 傳:“委委者,行可委曲蹤迹也;佗佗者,德平易也。” 朱熹 集傳:“雍容自得之貌。” 明 宋濂 《梅府君墓志銘》:“命也奈何,芝生巖阿;既采且歌,委委佗佗。” 清 錢謙益 《禦史族兄汝瞻畫像贊》:“委委佗佗,開顔舒眉。” 王闿運 《女箴》:“委委蛇蛇,如山如河。匪惟修貌,以綽以和。”一說,美貌。參閱《爾雅·釋訓》、 唐 陸德明 《經典釋文·毛詩音義上》。
“委委佗佗”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wěi wěi tuó tuó(部分資料注音為wēi wēi tuó tuó),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如下:
形容人儀态端莊、雍容自得的樣子,多用于描寫舉止從容、氣度優雅的狀态。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詩經》原文或《爾雅》相關注釋。
《委委佗佗》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形容事物虛有其表,沒有真實的内涵或實質。
《委委佗佗》中的字都是獨立的字,沒有固定的部首。它們的筆畫數分别是:委(9畫)、佗(8畫)。
《委委佗佗》起源于中國古代的文學作品,最早出現在《淮南子·人間訓》一書中,被用來形容虛僞的人或事物。
《委委佗佗》的繁體字是「委委佗佗」。
這些字在古代有時候也會以不同的形式出現,例如「佗」字的古代寫法是「仨」。
1. 這個人看起來很有能力,但其實他隻是一個《委委佗佗》的騙子。
2. 雖然他說話很動聽,但他的觀點卻是一派《委委佗佗》。
3. 别看這個産品包裝精美,但實際上質量很差,簡直就是一種《委委佗佗》的欺騙。
1. 委曲求全:形容為了遷就他人而犧牲自己的原則。
2. 佗佗答答:形容說話時含糊不清,不清晰明了。
3. 虛有其表:形容事物表面上看起來很好,但實際上沒有真正的内在價值。
1. 虛假:形容事物不真實,欺騙他人。
2. 虛無:形容事物沒有實質或不存在。
3. 虛僞:形容人的言行與内心不一緻。
1. 實在:與《委委佗佗》相對,形容事物真實、實質存在。
2. 真實:與虛假相對,形容事物具有真實性。
3. 正直:與虛僞相對,形容人言行一緻、誠實守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