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勸賞的意思、勸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勸賞的解釋

(1).樂于行賞。《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古之治民者,勸賞而畏刑。” 杜預 注:“樂行賞而憚用刑。”《吳子·料敵》:“厚其父母妻子,勸賞畏刑,此堅陳之士,可以持久。”

(2).獎賞。《尉缭子·兵教上》:“凡明刑罰,正勸賞,必在乎兵教之法。” 唐 韓愈 《上宰相書》:“此所謂勸賞不必徧加乎天下,而天下從焉者也。” 宋 嶽飛 《奏辭建節第四劄子》:“方今戎馬侵擾,而誤恩若加於人,深慮名器不重,勸賞不實,何以厭服公議?”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勸賞”是古代漢語中的複合詞,包含兩層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樂于行賞
    指統治者或将領主動推行獎賞制度,以此激勵人心。此用法強調通過獎賞表達對行為的鼓勵态度,常見于治國、治軍場景。

    • 例:《左傳·襄公二十六年》提到“古之治民者,勸賞而畏刑”,杜預注釋為“樂行賞而憚用刑”,體現賞罰分明的治理原則。
    • 《吳子·料敵》中“勸賞畏刑”,說明通過獎賞與刑罰結合來穩固軍心。
  2. 獎賞本身
    直接指代獎賞的行為或具體賞賜物。

    • 例:《尉缭子·兵教上》強調“明刑罰,正勸賞”,将賞罰作為軍事訓練的核心。
    • 唐韓愈《上宰相書》提到“勸賞不必徧加乎天下”,指獎賞無需普遍施與,仍能發揮激勵作用。

二、詞源與用法

三、現代關聯

該詞屬古漢語詞彙,現代漢語中較少單獨使用,但“賞罰分明”“激勵制度”等概念與之相關。需結合具體古籍語境理解其内涵。

如需更詳細文獻例證,可參考《左傳》《尉缭子》等原著或權威注釋版本。

網絡擴展解釋二

勸賞的意思

勸賞是一個詞語,指的是勸導、鼓勵他人提供獎賞或給予贊揚。通常在一些情景中使用,比如在工作場所推薦同事或下屬,或者在生活中幫助他人找到值得贊賞或獎賞的行為或事物。

拆分部首和筆畫

勸賞的部首是力,總共有7劃。

來源和繁體

勸賞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以及其繁體字形式。在繁體中,勸賞可以寫作勸賞。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勸賞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根據古代字典,可以找到勸賞的古漢字寫法為勸賞。

例句

1. 我勸賞他繼續努力工作,因為他取得了顯著的進步。

2. 請你們勸賞孩子積極參與社區服務,這将促進他們的成長。

組詞

勸賞可以與其他詞語組合成新的詞語,比如:

- 勸賞獎:鼓勵并獎賞表現出色的行為或事物。

- 勸賞信:寫給他人的信,目的是鼓勵和贊賞。

近義詞

與勸賞意義相近的詞語包括:

- 鼓勵:激勵他人積極行動或達到更好的成績。

- 贊揚:對他人的傑出表現表示肯定和贊美。

反義詞

與勸賞意義相反的詞語包括:

- 責備:批評和指責他人的言行。

- 懲罰:對不良行為采取不利的制裁或處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