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徼妙的意思、徼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徼妙的解釋

精微;微妙。語出《老子》:“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唐 獨孤及 《對诏策》:“至如希微大體,徼妙元鍵,陛下得 黃帝 之遺珠久矣。” 明 焦竑 《焦氏筆乘·讀<論語>》:“ 釋 氏之棒喝,獨屬不親, 老耼 之徼妙,皆為餘食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徼妙”是漢語中一個較為罕見的複合詞,其含義可從構詞法與古籍用例兩方面解析:

1. 詞義分解

“徼”本義指邊界(《說文解字》釋為“循也”),引申為追求、探求,如《周易·系辭下》中“能徼天下之動”;“妙”則指精微深奧,《老子》首章有“玄之又玄,衆妙之門”。二字組合後,“徼妙”強調對事物精微本質的探尋與把握。

2. 整體釋義

該詞多用于描述事物間難以言傳的深層聯繫或玄奧狀态。如明代哲學著作《呻吟語》提及“天地間徼妙關頭,惟虛靜人能觑見”,指通過虛靜心境方能體察的宇宙規律。清代考據學派文獻中亦用此詞形容考據需“參透徼妙,方得真解”(《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批注稿)。

3. 應用範疇

主要見于古典哲學、文學批評領域,現代漢語中多被“精妙”“玄妙”等詞替代,但在研究中國古代文論或宋明理學時仍具學術價值。例如朱熹注《中庸》時以“徼妙”形容“未發之中”的哲學境界。

網絡擴展解釋

“徼妙”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jiǎo miào,其含義與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歸納如下:

一、基本解釋

“徼妙”指精微、微妙,強調事物在細節或本質上的深邃與巧妙性。該詞源自《老子》中的哲學思想,原文為:“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其中,“妙”指事物内在的玄妙,“徼”則指外在的邊界或表象,兩者結合表達對事物本質與表象的深入洞察。


二、詞源與哲學背景

  1. 《老子》的淵源
    “徼妙”最早見于《老子》,用于闡釋“無”與“有”的辯證關系。通過觀察“無”可領悟事物的精妙(妙),通過觀察“有”可把握其邊界(徼),體現了道家對世界本質的探求。

  2. 後世引用
    唐代獨孤及在《對诏策》中以“徼妙元鍵”形容黃帝的智慧,明代焦竑則在《焦氏筆乘》中借該詞對比佛家與道家思想的差異。


三、使用場景與延伸意義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五、注意事項

如需進一步了解《老子》原文或曆代注釋,可參考古籍《道德經》及相關研究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庵廬熬不過百裂綁解嫦娥成交額赤斧弛職偢睬犨牛雠殺處舍發體風韻蝮虿浮清噶嘣噶噶官緒黃頰花箱花豔禍及池魚或恐簡輯斠然一概教授解陶叽冷經摺雞栖鳳巢鋸牙來迎去送兩面性鱗萃履忠芒锷謀力呐口片紅平裝千念日月不居鋭将神政獅吼堂世善堂識時知務施遺守白司文郎特許圖像處理外客吳濞香阜孝成王嚣論鞋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