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令閤的意思、令閤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令閤的解釋

1.賢惠的妻子。 宋 趙令畤 《侯鲭錄》卷三:“ 東坡 再謫 惠州 日,一老舉人年六十九,為鄰。其妻三十歲誕子,為具邀公,公欣然而往。酒酣乞詩,公戲一聯雲:‘令閤方當而立歲,賢夫已近古希年。’”

2.用以敬稱對方的妻妾。 宋 惠洪 《冷齋夜話·劉野夫免德莊火災》:“ 劉野夫 上元夕以書約 德莊 曰:‘今夜欲與君語,令閤必盡室出觀燈,當清浄身心相候。’ 德莊 雅敬其為人,危坐三皷矣,家人輩未還, 野夫 亦竟不至。俄火自門而燒, 德莊 窘,持誥牒犯烈焰而出。頃刻,數百舍為瓦礫之場。明日, 野夫 來弔,且欣曰:‘令閤已不出是吾憂,幸出可賀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令閤是古代漢語中具有多重含義的複合詞,其釋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分析,主要包含以下兩類用法:

1. 指代官署機構

在漢魏至唐宋文獻中,"令閤"常作為"令閣"的異體寫法,特指尚書省。例如《後漢書·百官志》記載:"尚書令閤掌納言,承宣敕命"(來源:《漢語大詞典》)。此處"令閤"指中央行政機構,體現其職能屬性。此用法多見于典章制度類文獻,現代漢語已廢止。

2. 作為敬稱用語

唐宋以降,"令閤"衍生為對他人妻子的雅稱,與"令正""令阃"同屬尊稱系統。宋代《能改齋漫錄》載:"今人呼妻父為令閤,蓋承唐制"(來源:《古代漢語詞典》)。需要注意的是,此用法存在地域性差異,明清時期逐漸被"令正"取代,現代僅存于部分方言或仿古文體中。

字形考辨

"閤"字讀作"gé",本義為側門,引申為官署别稱。該字在《說文解字》中被釋為"門旁戶也",與"閣"存在通假關系(來源:《說文解字注》)。因此"令閤"的構詞邏輯源于官署建築的代稱轉義。

網絡擴展解釋

“令閤”是一個古代漢語中的敬稱,主要用于對他人妻子的尊稱。其含義和用法可歸納為以下兩點:

  1. 賢惠的妻子
    該詞最初指代賢良淑德的妻子。例如宋代趙令畤在《侯鲭錄》中記載,蘇轼曾以“令閤方當而立歲”戲贈鄰人,稱贊對方年輕妻子的賢惠。

  2. 敬稱對方的妻妾
    後延伸為對他人妻妾的禮貌稱呼。如宋代惠洪《冷齋夜話》提到,劉野夫寫信邀約德莊時,用“令閤”指代對方的家眷,以示尊重。

補充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

安家落戶百總八龍榜棰并辔常羲抄奪楚城從容自如道搿棣棣抵負洞中鬥騁頓壯凡胎肉眼風子趕盡殺絕艮域垢弊勾呼貫連歸國豪賢黑鄧鄧回請嘉年旌賢九盤捐身巨髦哭鳥枯乾爛巾巾累形楞頭楞腦羅酆山明劫念相瓢杓濮陽市慶父窮親毬杖商律膻穢石壑市平霜點霜岚霜行草宿爽異司馬遷沓貪天開地辟五路鮮霁仙呂宮閑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