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韋箧的意思、韋箧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韋箧的解釋

皮箱。 元 戴表元 《贈趙子實》詩:“幅中大帶長襦袍,韋篋錦囊鮮綵毫。”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韋箧”是一個較為生僻的古代漢語詞彙,由“韋”和“箧”兩個部分組成:


  1. 本義指加工過的熟皮(如牛皮),因皮質柔韌耐磨,古人常用其制作書卷、書套或包裹重要物品。《史記》中便有“韋編三絕”的典故,指用皮繩編連竹簡,後引申為勤奮讀書。

  2. 箧(qiè)
    指小型箱子或匣子,多用于收納書籍、衣物等輕便物品。如《莊子》中“負箧曳屣”形容背着書箱、拖着鞋子奔走求學的情景。

合義:
“韋箧”字面指用皮革包裹或加固的書箱,可理解為古代保護書籍的皮質容器,類似“書箧”但更強調材質的考究。因古代書籍多為竹簡、帛書等易損材質,皮質箱箧能防潮、防蛀,便于攜帶和保存。

現代使用: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幾乎不再使用,僅見于古籍或文學作品中描述古代文人的學習工具或藏書方式。若需具體語境分析,建議提供出處以便進一步解讀。

網絡擴展解釋二

什麼是《韋箧》?

《韋箧》是一個漢語詞語,包含兩個字:韋(wéi)和箧(qiè)。它指的是一種古代書箱,通常由韋革制成并用于保護古書籍。

《韋箧》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韋箧》的首個字韋的部首是革,筆畫數為9;第二個字箧的部首是竹,筆畫數為14。

《韋箧》的來源

《韋箧》一詞最早出現于《詩經·衡門之什·韋縢》中,原詩“韋縢如執,箧筥如器”,用以描述古代書籍的保護與保存。

《韋箧》的繁體

《韋箧》的繁體字為「韋篋」。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中,韋的字形稍有不同,箧的字形也有些許差異,但整體仍可辨認。

《韋箧》的例句

1. 他打開韋箧,取出了一本古書。 2. 這個博物館裡陳列着許多古代的韋箧。

相關組詞

韋胄、箧中物、革命、竹子

近義詞

書箱、書匣、書簍

反義詞

裸露、敞開、無障無礙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