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鈔暴的意思、鈔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鈔暴的解釋

抄掠騷擾。《後漢書·龐參傳》:“疾行則鈔暴為害,遲進則穀食稍損。”《新唐書·杜伏威傳》:“ 下邳 賊 苗海潮 擁衆鈔暴, 伏威 遣 公祐 脅諭。”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鈔暴”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拼音與基本釋義

拼音:chāo bào
釋義:指以武力劫掠、騷擾的行為,常見于曆史文獻中描述戰争或動亂時期的掠奪性活動。


二、文獻出處與例句

  1. 《後漢書·龐參傳》:
    “疾行則鈔暴為害,遲進則穀食稍損。”
    此句描述軍隊行動快慢對百姓的不同影響,“鈔暴”強調快速行軍可能引發掠奪的後果。

  2. 《後漢書·南匈奴傳》:
    “經歲無功,而匈奴轉盛,鈔暴日增。”
    此處指匈奴勢力擴張後,劫掠行為日益頻繁。

  3. 《新唐書·杜伏威傳》:
    “下邳賊苗海潮擁衆鈔暴,伏威遣公祐脅諭。”
    描述起義軍苗海潮的暴力掠奪行為。


三、構詞解析


四、近義詞與用法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背景,可參考《後漢書》《新唐書》等史籍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鈔暴(chāo bào)的意思

《鈔暴》是一個漢字詞語,主要指的是大量發行紙币導緻貨币貶值的情況。鈔意為紙币,暴則意為暴漲、劇增。

鈔暴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鈔(43.2):金字旁右邊為扌手部,钅金字旁。

暴(72.4):日字旁旁邊為氵水部,日字旁中右邊為旁邊冃頭部。

鈔暴的來源

《鈔暴》一詞最早出現在宋代王文中的《歌舞吹彈集》中,意為錢財充裕,後來逐漸演變為指政府大量發行紙币引起的通貨膨脹和貨币貶值的現象。

鈔暴的繁體

《鈔暴》的繁體字為「鈔暴」。

古時候鈔暴的漢字寫法

古時候,鈔暴的字寫作「鈔爆」。

鈔暴的例句

1. 近年來,由于金融政策寬松,某國貨币遭遇了嚴重的鈔暴。

2. 鈔暴導緻了市場上商品價格的劇增。

與鈔暴相關的組詞

1. 貨币貶值

2. 通貨膨脹

3. 币值下降

4. 錢币貶值

與鈔暴相關的近義詞

1. 通脹

2. 通貨膨脹

3. 貨币膨脹

4. 價格上漲

與鈔暴相關的反義詞

1. 通縮

2. 價格下跌

3. 錢币升值

4. 币值上升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