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n experienced man knows the ropes;knowledge of a veteran; an old hand is a good guid as an old horse knows the way; the devil knows many things because he is old] 比喻富于經驗堪為先導
老馬識途添病骨,窮猿投樹擇深枝。——清· 黃景仁《兩當軒集》
《韓非子·說林上》:“ 管仲 、 隰朋 從於 桓公 而伐 孤竹 ,春往冬返,迷惑失道, 管仲 曰:‘老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後因以“老馬識途”比喻對某事富有經驗,能為先導。 清 錢謙益 《高念祖<懷寓堂詩>序》:“ 念祖 以餘老馬識途,出其行卷,以求一言。” 清 黃景仁 《立秋後二日》詩:“老馬識途添病骨,窮猿投樹擇深枝。”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老馬識途漢語 快速查詢。
以下是對成語“老馬識途”的詳細解釋:
典故出自《韓非子·說林上》。春秋時期,齊國宰相管仲隨齊桓公讨伐孤竹國,歸途中因地形變化迷失方向。管仲提議釋放幾匹軍中老馬自由行走,軍隊跟隨其後,最終成功尋得歸路。
可通過《韓非子·說林上》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搜狗百科)進一步了解典故細節。
老馬識途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有經驗的人在熟悉的領域中能夠準确判斷和處理事情。這個成語表達了一個人經驗豐富、見多識廣的能力和智慧。
拆分部首和筆畫:老(⺼+ 耂),馬(馬),識(讠+ 史),途(辶+ 餘)。
來源:《左傳·宣公十三年》:“魯人食無肉,老馬知草。”這句話後來引申為老馬識途。
繁體:老馬識途。
古時候漢字寫法:老(⺧),馬(馬),識(識),途(嘆)。
例句:他是行業的老前輩,對市場的變化了如指掌,真可謂是老馬識途。
組詞:老手、馬不停蹄、識時務、途徑等。
近義詞:經驗豐富、老手穩準狠。
反義詞:不知所措、無知新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