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守自盜的意思、監守自盜的詳細解釋
監守自盜的解釋
見“ 監主自盜 ”。
詞語分解
- 監守的解釋 .監臨主守;監督看守。《唐律·名例二·十惡反逆緣坐》:“即監臨主守,於所監守内犯姦盜略人,若受財而枉法者亦除名。” 唐 楊炯 《庭菊賦》序:“天子幸於 東都 ,皇儲監守於 武德之殿 。”《宣和遺事》
- 盜的解釋 盜 à 偷竊,用不正當的手段營私或謀取:盜竊。盜賊。盜伐。盜掘。盜運。盜賣。盜用。盜名欺世(亦稱“欺世盜名”)。 偷竊或搶劫財物的人:海盜。強盜。竊國大盜。 匪竊偷 筆畫數:; 部首:皿;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監守自盜”是一個具有深刻警示意義的成語,以下從多個角度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指負責監管財物或事務的人,利用職務便利竊取自己看管的財物。其核心在于利用職權或信任實施盜竊行為,違背職責與道德規範。
二、出處與演變
- 曆史來源:最早見于東漢班固《漢書·刑法志》,“守縣官財物而即盜之”,顔師古注解為“主守自盜”。
- 詞義擴展:原指官吏盜竊官府財物,後泛指所有利用職務之便的盜竊行為。
三、用法與結構
- 語法功能:多作謂語、賓語或定語,如“他監守自盜,最終被法律制裁”。
- 成語結構:緊縮式,拼音為jiān shǒu zì dào。
四、法律與道德後果
- 法律定性:可能構成職務侵占罪或盜竊罪,根據《刑法》規定,數額較大(如5000元以上)可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嚴重可判無期徒刑。
- 道德批判:體現對職責的背叛,常與“見利忘義”“知法犯法”等貶義詞關聯,反義詞為“克己奉公”“兩袖清風”。
五、使用場景
- 典型語境:描述公職人員、企業管理者或財物保管者的渎職行為,如“倉庫管理員監守自盜,盜賣庫存商品”。
- 文化延伸:民間謎語“孫大聖管蟠桃園”(指孫悟空偷吃蟠桃)即化用此成語。
如需進一步了解法律細節或曆史案例,可參考《漢書·刑法志》及《刑法》相關條款。
網絡擴展解釋二
監守自盜的意思
《監守自盜》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監察人員或守衛者利用自己的權力或職務,從事犯罪行為或貪污盜竊。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貪腐現象中的一種典型情況。
拆分部首和筆畫
《監守自盜》這個成語由四個字組成。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 監 (jian):冂(jiong)+ 亻(ren)+ 一(yi),總計6個筆畫。
- 守 (shou):宀(mian)+ 寸(cun),總計6個筆畫。
- 自 (zi):自(zi),總計6個筆畫。
- 盜 (dao):皿(min)+ 匕(bi),總計10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監守自盜》這個成語最早出自《左傳·襄公七年》: “若君子者,則無有盜人之心,盜人一至,則認主上之心。” 這是春秋時期左丘明所寫的曆史記錄,成語的繁體為「監守自盜」。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成語《監守自盜》的字寫作「監守自盜」。其中「監」的上方有一個「元」字的偏旁表示監視的意思,「守」字上的「宀」表示守衛的房子,「自」字在古代同樣表示自己,「盜」字則是表示盜竊的意思。
例句
1. 作為一名警察,他竟然參與*********勾當,真是監守自盜。
2. 這位官員本應負責監察公款使用情況,沒想到卻監守自盜。
組詞
- 監視、自主、防盜、守法
近義詞
- 官守自牢、自取滅亡、官守自盜
反義詞
- 忠誠奉公、廉潔奉公、嚴守職責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