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味覺的意思、味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味覺的解釋

[taste;gustatory sensation] 味覺感受器受到化學物質刺激後在味覺中樞引起的感覺,由酸、甜、苦、鹹四種基本感覺組成

詳細解釋

舌頭與液體或者溶解于液體的物質接觸時所産生的感覺。味覺最基本的有甜、酸、苦、鹹四種。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味覺是人類通過口腔内化學感受器識别食物特性的生理功能,其核心機制由味蕾細胞與神經傳導共同完成。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味覺指"舌頭與液體或溶解于唾液的物質接觸時産生的感覺,包括甜、酸、苦、鹹等基本類型"。《生理學大辭典》進一步說明,人類擁有約8000-10000個味蕾,每個味蕾包含50-150個受體細胞,通過G蛋白偶聯受體感知呈味物質。

現代感官科學将基本味覺擴展為五種:甜(對應碳水化合物)、鹹(鈉離子通道激活)、酸(氫離子濃度)、苦(防禦有毒物質)及鮮味(谷氨酸受體反應)。《中國大百科全書》指出,鮮味受體基因T1R1/T1R3的發現使鮮味在2002年被正式列為第五種基本味覺。

味覺感知受多重因素影響,《食品感官評價》研究顯示:溫度在22-32℃時敏感度最高;唾液分泌量可改變呈味物質濃度;嗅覺喪失會導緻80%味覺感知缺失。中醫典籍《黃帝内經》記載"五味入五髒"理論,強調辛入肺、酸入肝的生理關聯性。

跨文化研究表明,不同地域存在特異性味覺認知。如《中華飲食文化史》記載,川菜"麻辣"屬于複合痛覺而非基礎味覺,而日本學者提出的"コク味"(濃厚感)尚未獲國際公認。

網絡擴展解釋

“味覺”是指通過口腔内的化學感受器(主要是味蕾)感知食物或物質味道的能力。它是人類和動物感知外界化學物質的重要感官之一,與生存、營養攝取和危險規避密切相關。

1.基本味覺類型

傳統認為有五種基本味覺:

2.生理機制

3.功能與意義

4.影響因素

5.特殊現象

若需進一步了解味覺神經通路或分子機制,可參考生理學或神經科學相關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俵給表土鄙弱巢南乘利席勝大婚帝宸犯卯附書幹巛隔間革逐公谒光蛋國粟行郵稅賀屯紅殷殷花牋慌裡慌張獲廁胡子佳好講桌見話奸桀金梁佶屈撅嘴峻岑忾歎客船口刬扣題蜫蟲論斥羅绫緑浪闾須描模靡雕木刀甯遫便言披襟解帶棋布星陳三一律神清氣朗世弟守靜受塊絲織品濤濤題疏脫簡危拔圍觀握奇骛駛相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