靡雕的意思、靡雕的詳細解釋
靡雕的解釋
凋敝。 唐 韓愈 《劉統軍碑》:“ 楊琳 為橫, 巴蜀 靡彫,公由遊寄,單船諭招。”
詞語分解
- 靡的解釋 靡 í 浪費,奢侈:靡蕩。靡費。侈靡。 分散:靡散(消滅)。 古同“糜”,糜爛。 筆畫數:; 部首:非; 筆順編號:
- 雕的解釋 雕 ā 鳥類的一屬,大型猛禽,羽毛褐色,上嘴勾曲,視力很強,利爪,能捕食山羊、野兔等(亦作“鹫”):雕悍。一箭雙雕。 刻竹、木、玉、石、金屬等:木雕。浮雕。玉雕。雕版。雕龍(指善于撰寫文章)。雕镌。雕
網絡擴展解釋
“靡雕”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mí diāo,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1.基本釋義
- 凋敝:指(社會、經濟等)衰敗、破敗的狀态。這一解釋來源于權威詞典《漢典》,并在唐代韓愈的《劉統軍碑》中有具體用例:“楊琳為橫,巴蜀靡彫,公由遊寄,單船谕招”(意為巴蜀地區因戰亂而衰敗)。
2.其他可能的解釋
- 部分網絡資料(如查字典等)提到“靡雕”可引申為“浮華而無實質内容的事物”,認為“靡”指華麗,“雕”指雕飾,合指外表華美但缺乏内涵的現象。不過這一解釋權威性較低,可能為現代引申義或誤讀。
3.用法與語境
- 在古漢語中多用于描述社會、地區的衰敗,如韓愈碑文中的用例。
- 若按“浮華”義理解,則多用于批評虛榮、重形式輕實質的現象(如藝術作品、裝飾等)。
4.字義拆分
- 靡:本義為浪費、倒下,引申為無、沒有。
- 雕:本義為雕刻,也指雕飾或雕琢。
建議以“凋敝”作為核心釋義,引用古文用例增強可信度;而“浮華”義需謹慎使用,需結合具體語境或進一步考證。如需深入探究,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文獻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靡雕是什麼意思
靡雕(mí diāo)是一個常用的成語,意思是裝飾華麗而不實用。形容東西外觀華麗卻沒有實際價值或功用。
拆分部首和筆畫
靡(mǐ)的部首是革字旁,總共有9個筆畫。
雕(diāo)的部首是隹字旁,總共有12個筆畫。
來源
靡雕出自《楚辭·九辯》:“富貴非吾願,帝鄉佳麗地。”這裡的“九辯”是楚辭《九辯》的通稱,其中一篇是《九辯·舉袂》,即出自該篇的第四九辯,其中有一句:“魚鲂可使石結而無害,然非魚鲂之子;靡雕飽食故能結無益之石,是靡雕之子也。”意即靡雕是魚鲂(一種魚)的子孫,能吃食物讓石頭結實起來,卻對石頭沒有任何益處。
繁體
靡雕的繁體字是靡鵰。
古時候漢字寫法
靡雕在古代漢字中的寫法是靡鳥,其中“雕”寫作“鳥”。
例句
他的藝術品看起來很華麗,但實際上都是靡雕之物。
組詞
靡麗、雕塑、華麗、裝飾、虛華
近義詞
虛華、浮華、華而不實、矯揉造作
反義詞
樸實、質樸、實用、實用主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