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完葺的意思、完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完葺的解釋

修繕,修葺。 南朝 宋 鮑照 《謝假啟》之一:“臣居家之治,上漏下濕,暑雨将降,有懼崩壓。比欲完葺,私寡功力。” 宋 唐庚 《憶昔行》:“十載卻西還,亭傳已完葺。” 金 元好問 《續夷堅志·胡公去狐》:“時室空已久,頽圮殊甚,即令完葺之。”《金史·高汝砺傳》:“今大兵既退,正完葺關隘,簡練兵士之時,須得通敏經綸之才預為籌畫,俾濟中興。”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完葺(wán qì)是漢語中的書面用語,指對建築物或物品進行修繕、修補的行為,強調通過維護使其恢複完整狀态。該詞由“完”(意為完整、完善)和“葺”(原指用茅草覆蓋屋頂,後引申為修繕)組成,二字疊加後強化了修繕動作的徹底性。例如《左傳·哀公元年》中“宮室不觀,舟車不飾”一句,後人注疏常用“完葺”解釋為對建築設施的維護。

現代漢語中,“完葺”多用于描述古建築修複或文獻整理領域。例如故宮博物院官網發布的《養心殿研究性保護成果報告》中,将古建築維護工程表述為“系統性完葺”。《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9年版)第3卷第587頁明确标注其釋義為“修繕使完整”,屬于典型的并列式複合詞構詞法。

網絡擴展解釋

“完葺”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描述對建築物或設施的修繕、修補行為。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完葺”意為修繕、修葺,特指通過修補、維護使建築物恢複完整或更堅固的狀态。其核心含義與“修葺”相近,但更強調“完善”的修複過程。

2.曆史文獻中的使用

3.現代使用場景

該詞現今使用頻率較低,多出現在曆史文獻或古建築保護相關語境中。例如,描述修複古建築屋頂、牆體等結構時,可用“完葺”強調恢複原貌的修繕過程。

4.與“修葺”的異同

兩者意義相近,但“完葺”更側重“完善性修複”,而“修葺”適用範圍更廣,可指一般性修補。部分文獻中二者可互換使用。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建築修繕術語,可參考《續夷堅志》《金史》等文獻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白炭本望碧澄澄伯祖母蒼忙蟾背嘗寇衩袒錯繡促中倒峽獨鶴雞群發沖冠桴革福州市紅學花蜜花生子活支剌交切焦尾靶借位忌妻課鈔聯繫臨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慕道拍艦盤鼓攀牽般遊配坐烹斡平詞錢串乾衡錢資怯怛窮原竟委乳棗上宅山靈施绯拖綠石畫石矩視為至寶酸恨飧瀉素馔亡情偉博痿痿羸羸文化館文園消渴詳妥仙童仙女箫笛枭雉下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