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石畫的意思、石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石畫的解釋

大計。石,通“ 碩 ”。《漢書·匈奴傳下》:“時奇譎之士,石畫之臣甚衆。” 宋 王安石 《送郓州知府宋谏議》詩:“廟謨資石畫,兵略倚珠鈐。” 明 唐順之 《答曾石塘總制書》之三:“然以吾丈老成持重,深謀石畫,則於建議之初,凡今日之所以攻,後日之所以守,固已得萬全之算久矣。” 清 李漁 《慎鸾交·卻媒》:“言言石畫,字字金鎞,施之何患無功,用之惟恨不早。”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石畫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可分為兩個層次:

一、字面本義

指刻在石頭上的圖畫或文字,屬金石學範疇。古代常以石刻記錄重要事件、頌文或裝飾圖案,如碑刻、摩崖石刻等。此類作品兼具史料與藝術價值,是研究古代社會文化的重要實物證據。

二、引申義與典故

源自《漢書·匈奴傳》「固已石畫而臣畜之」,此處「石」喻堅固,「畫」指謀劃,合指堅定不移的深謀遠慮。顔師古注:「言如石之堅固,不可移動也。」後引申為長遠而穩固的規劃或策略,強調決策的不可動搖性。

引用參考: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2012年,第7卷第1083頁。
  2. 《漢書·匈奴傳》,中華書局點校本,1962年,卷九十四。
  3. 中國金石學專著《金石錄》(宋·趙明誠),收錄曆代石刻文獻,可參閱中華書局整理本。

注:本文釋義綜合權威辭書與古籍注疏,核心釋義源自《漢語大詞典》及《漢書》經典用例,符合學術規範。

網絡擴展解釋

“石畫”一詞在漢語中有兩層主要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

一、古代文獻中的含義(通“碩”)

指宏大的計劃或策略,常見于曆史典籍。例如:

二、現代工藝美術中的含義

指20世紀80年代由胡睳首創的裝飾畫工藝,靈感源自敦煌壁畫。其特點包括:

  1. 制作工藝:在玻璃上作畫後,用石英砂與樹脂混合物澆鑄,脫模後形成類似大理石的薄片。
  2. 耐久性:不褪色、防黴變,可抵禦煙熏、日曬等環境變化。
  3. 藝術形式:可複制國畫、拓片,制成單面或雙面屏風等裝飾品。

補充說明

在當代語境中,“石畫”也指直接在天然石頭上創作的繪畫或雕刻藝術(如卵石畫、石刻等),常見于景區或手工藝品。需根據具體上下文判斷詞義。

别人正在浏覽...

隘隘阿剌酒谙閑悲愍蔽晦逋逃不住蟾閣鏡趁試觸禁打捶達棱兒童走卒發青佛扃固定資本桂蠧合方氏鴻綱黃母黃孫華蘋餬口江左撿挍餞淚矜炫瘠氣空身六卿浏陽盧生買哄滿飲眉眼傳情哪咤逆退披詳傾背請逆青炜青雲交氣誼相投曲率覰覰然仁果溶與三花臉手模甩閑話暑月私劍天不轉地轉土婦晩寒文舟五榮霧屯香消玉殒硣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