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鶴立雞群。比喻一個人才能或儀表出衆。 清 錢謙益 《客途有懷吳中故人周吏部景文》詩:“獨鶴雞羣自寡儔,三間老屋日西頭。”參見“ 鶴立雞羣 ”。
“獨鶴雞群”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dú hè jī qún,其核心含義是“一隻鶴站在雞群中”,比喻一個人的才能或儀表在群體中顯得格外突出、超群出衆。
含義與用法
成語通過“鶴立雞群”的意象,強調個體在群體中的卓越性,常用于形容才華、能力或外貌出衆的人。例如:“他在團隊中如獨鶴雞群,總能提出創新方案。”
出處與典故
該成語源自兩處文獻:
文學引用與擴展
清代錢謙益在詩作《客途有懷吳中故人周吏部景文》中化用此典:“獨鶴雞群自寡俦,三間老屋日西頭”,借以表達對友人才華的贊許與孤高境遇的感慨。
相關說明
若需進一步了解成語的演變或具體文獻内容,可參考《世說新語》等古典作品。
「獨鶴雞群」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形容一個人在衆多人群中獨特、與衆不同。
「獨鶴雞群」的拆分部首為「犬鳥羽羊」,筆畫分别為10、5、7、13。
這個成語來源于《禮記·檀弓上》中的典故。典故中說,一隻孤獨的鶴在群雞中飛舞,引起其他鳥兒驚訝和羨慕。這個典故後來被引用來形容一個人在衆多人中獨特的才華、品質或特點。
「獨鶴雞群」是《獨鶴雞群》的繁體形式。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獨鶴雞群」可以寫作「犬鹖鷄羣」。
他在大家中脫穎而出,真可謂獨鶴雞群。
獨樹一幟、獨具慧眼、與衆不同、脫穎而出
異類、獨特、獨行
衆鳥雲集、衆星捧月、一鍋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