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短波的意思、超短波的詳細解釋
超短波的解釋
[ultrashort wave] 具有10米—1 米波長的或每秒30—300兆周頻率的無線電波
詞語分解
- 超的解釋 超 ā 越過,高出:超越。高超。超出。超額。超齡。超等。超載。超重。超支。 跳上,跨過:“挾泰山以超北海”。 在一定範圍以外:超自然。超音速。超導現象。 遙遠:超遙。超忽。 怅惘的樣子:“武侯超然不對
- 短波的解釋 波長為;米,頻率為 ; 兆赫的電磁波或無線電波詳細解釋波長為-米頻率為-兆赫的無線電波。它能被高空電離層折射或反射而傳播至很遠距離。適用于遠距離無線電通訊、廣播等。
專業解析
超短波(Ultra-short wave)在漢語詞典及專業領域中的定義如下:
一、基本釋義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的定義,超短波指波長範圍在1米至10米(對應頻率30MHz~300MHz)的無線電波。該頻段屬于甚高頻(VHF) 範疇,具有直線傳播特性,易受地形障礙物阻擋,但抗幹擾能力較強。
二、技術特性
- 傳播方式
主要依賴視距傳播(Line-of-Sight),穿透電離層能力弱,故不適用于遠距離通信,但適用于地面短距離傳輸(如城市廣播、對講機等)。
- 應用領域
- 廣播電視:調頻廣播(FM Radio)頻段(87.5MHz~108MHz)
- 通信系統:航空通信、車載電台、緊急救援通信
- 醫療用途:物理治療中的超短波透熱療法(利用高頻電磁場促進組織升溫)
三、權威來源參考
-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明确将超短波定義為波長範圍在1米至10米的無線電波(商務印書館,2016年)。
- 國際電信聯盟(ITU)《無線電規則》
将30MHz~300MHz頻段劃歸為VHF(甚高頻),規範其全球頻譜分配(ITU-R V.431-8标準)。
- 中國國家标準《電磁波頻段劃分》(GB/T 11454-1989)
确認超短波頻段劃分與ITU标準一緻,并規定其民用及軍用應用場景。
四、擴展說明
超短波與短波(波長10m~100m)的核心差異在于:
- 短波可通過電離層反射實現跨大陸傳播,而超短波依賴直射波與地面反射波,覆蓋半徑通常不超過100公裡。
- 現代應用延伸:5G通信部分頻段(如n78: 3.3GHz~3.8GHz)雖波長更短(毫米波),但技術原理繼承自超短波調制技術。
注:以上内容綜合權威詞典定義、國際标準及行業規範,确保術語解釋的準确性與專業性。
網絡擴展解釋
超短波是電磁波譜中的一個特定頻段,具有以下核心特征和應用:
一、基本定義
超短波指頻率範圍在30-300MHz(兆赫)、波長1-10米的無線電波,屬于甚高頻(VHF)波段。其傳播特性包括:
- 直進性強,可穿透電離層,但易被地形或建築物阻擋;
- 依賴電離層散射實現遠距離傳播(通信距離約1000-2000千米)。
二、主要應用領域
-
通信與廣播
- 電視廣播、無線麥克風、調頻廣播;
- 雷達、導航系統及移動通信業務;
- 需配合高方向性天線補償傳輸衰減。
-
醫療理療
- 通過高頻電磁場使組織均勻受熱,改善微循環、促進新陳代謝;
- 適用于軟組織感染、關節炎、筋膜炎等炎症或非炎症疾病的治療;
- 聯合抗生素可增強急性化膿性炎症療效。
三、與其他波的區别
- 與超聲波:超短波屬電磁波,用于理療;超聲波是機械聲波(頻率>20kHz),用于醫學成像。
- 與短波:短波依賴電離層反射,超短波通過散射傳播且穿透力更強。
如需更詳細的技術參數或具體治療方案,可參考搜狗百科或醫學平台的原始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闇瞀拜慶包乘制逼越逋緩伧俗柴雞炒戚池亭村粗多馬額定轉速二箭反對概念番番是福番棗風縫撫接幹叩貫穿融會挂氣纥那候送檢照借耀急急慌慌景陽擊琴就讓灸師疽囊铿金霏玉窺導拉拉姑累垂累代連枝樹理戎流黃龍臧卵育拏獲牽拉清宵遒峻瀼瀼人尖兒神采煥發勢合形離數據流計算機梭福韬筆體刑投策托門子微獨霧扃先聲後實孝友心長發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