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厲聲責罵。《法苑珠林》卷二七:“比見俗人,微受官位,不生信心,妄起高慢,訶駡僧尼。” 清 黃遵憲 《錫蘭島卧佛》詩:“佛頭橫著糞,訶駡雜嘲誚。”
“诃駡”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現多寫作“呵罵”或“诃罵”,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诃駡指厲聲責罵,帶有嚴厲斥責的意味。例如: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法苑珠林》等古籍或語言學工具書。
《诃罵》是指對他人進行辱罵或咒罵的行為,表達出憤怒、不滿或羞辱等情緒。
《诃罵》的部首為言部,總筆畫數為8。
《诃罵》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中的“诃”,意為嘲弄、諷刺,而“罵”則表示辱罵、謾罵。兩個詞合在一起表示用言辭進行嘲諷和辱罵。
《诃罵》的繁體字為「詬駡」,與原形相比,繁體字的書寫更為複雜,保留了更多傳統漢字的特點。
在古代,「诃罵」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一種可能的古代寫法是「訶罵」,其中「訶」表示諷罵,「罵」表示辱罵。這種寫法在古代文獻中也有所見。
1. 他氣急敗壞地诃罵着對方的無能。
2. 電視劇中的角色之間充斥着争吵和诃罵。
1. 诃罵聲
2. 诃罵語言
3. 诃罵他人
4. 接受诃罵
1. 咒罵
2. 謾罵
3. 辱罵
4. 責罵
褒義詞,如贊美、稱贊、獎勵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