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牌纛的意思、牌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牌纛的解釋

用作儀仗的金牌和大旗。 唐 王建 《朝天詞十首寄上魏博田侍中》詩之三:“隔月太常先習樂,金書牌纛彩雲中。”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牌纛”是漢語中一個較為生僻的複合詞,其含義需從構詞結構和曆史語境中解析。根據《漢語大詞典》,“牌”指代木制或金屬制成的标志物,常用于儀仗、官職或軍事标識;“纛”則特指古代軍隊中統帥所用的旌旗,象征權威,如《說文解字》釋為“羽葆幢也”,即以羽毛裝飾的儀仗旗幟。

二者組合為“牌纛”,多見于明清文獻,指代儀仗隊列中并列使用的旗牌與纛旗,代表權力或軍事指揮權的标志物。例如《明史·儀衛志》記載,帝王出巡時“前列牌纛,以彰威儀”,此處強調其禮儀功能。清代《欽定大清會典》亦載,武官儀仗需“設牌纛各一”,表明其制度化的軍事象征意義。

現代漢語中,“牌纛”一詞已罕用,但在研究古代典章制度、儀仗文化的學術著作中仍具考據價值,可參考《中國禮儀制度研究》(中華書局,2009年版)中關于儀仗符號的專章分析。

網絡擴展解釋

“牌纛”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pái dào,主要用于古代儀仗場景,具體含義如下:

基本釋義

組合後,“牌纛”指儀仗隊列中代表身份與權威的金牌和大旗,常見于帝王出行、将領出征或重要典禮中。


相關背景

  1. 文學例證
    唐代詩人王建在《朝天詞十首寄上魏博田侍中》中寫道:“隔月太常先習樂,金書牌纛彩雲中”,描繪了儀仗隊中牌纛的華麗場景,印證其作為儀仗用品的用途。

  2. 詞語關聯

    • “纛”常與其他字組合,如“旗纛”“龍幡虎纛”,均與旗幟、權威相關;
    • “牌”在古漢語中可指代令牌、标牌,如“金字招牌”。

“牌纛”是古代儀仗文化的重要元素,兼具标識性與儀式性,反映了等級制度和禮儀規範。如需進一步了解組詞或用法,可參考權威詞典或古典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傍絕備守冰籁播藝采摭參辟暢和長跽唱先顫音成交額馳光踹匠出意刁賴惡稔貫盈二十一條發噱風豔風雨忿然肱三折狗偷關帝龜筮歸政牯子駭猋龢協皇墳豁喇喇家弊谏折徼天極量津帖忾歎廉車燎烘流屍謾正明珠生蚌墓所拿不出手賠産劈溜撲剌琵琶襟青劍三七分生膩說明兔縷違異猥役項頭象徵主義閑敏消褪小姨狎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