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溫的意思、常溫的詳細解釋
常溫的解釋
(1) [normal atmospheric temperature between 15 and 25]∶一般指15°C到25°C的溫度
(2) [homoiothermy]∶恒溫的狀态
詞語分解
- 常的解釋 常 á 長久,經久不變:常數。常量(亦稱“恒量”)。常項。常任。常年。常駐。常住。常備不懈。 時時,不隻一次:常常。常客。時常。經常。 普通的,一般的:常識。常務。常規。常情。常人。平常。反常。 姓。
- 溫的解釋 溫 ē 不冷不熱:溫帶。保溫。降溫。溫泉。溫和。溫床。 性情柔和:溫柔。溫存(撫慰體貼)。溫情。溫順。溫靜。溫良。溫文爾雅。 稍微加熱:把酒溫一下。 複習:溫習。溫故而知新。 古同“瘟”。 姓。 暖
專業解析
"常溫"的漢語詞典釋義與詳解
在漢語中,“常溫”是一個常用詞彙,其核心含義指通常情況下的、非極端的環境溫度。具體釋義如下:
-
基本定義:
“常溫”指物體或環境通常所處的、未經人工加熱或冷卻處理的自然溫度。它強調的是相對于高溫(如加熱)、低溫(如冷藏)而言的、日常環境中的普遍溫度狀态。例如,“将藥品置于常溫下保存”即指無需放入冰箱或加熱,在普通室内環境中存放即可。
-
延伸含義(特定語境):
在科學、工程或某些特定領域(如材料科學、食品儲存),“常溫”有時會有一個更具體的數值範圍參考,通常指20攝氏度至25攝氏度(20°C - 25°C)。這個範圍是許多國際标準(如ISO)和國家标準(如中國的GB标準)中常用的環境溫度參考值。例如,在描述材料性能時,“常溫力學性能”通常指在25°C左右測得的性能數據。
“常溫”在漢語詞典中的核心意義是“通常的、自然的、非極端的溫度環境”。在日常語言中,它泛指我們生活的普通室内外溫度;在科技或标準化的語境下,它常特指20°C至25°C這一約定俗成的溫度區間。理解其含義需結合具體的使用場景。
參考來源:
-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對“常溫”的定義為“正常溫度(區别于高溫或低溫)”。
- 國家标準《GB/T 16839.1-2018 熱電偶 第1部分:分度表和允差》:在工業測溫領域,常将參考端(冷端)補償溫度默認為環境溫度,并常以20°C或25°C作為“常溫”的代表值進行數據處理(雖非直接定義詞彙,但體現了行業慣例)。
- ISO 1:2016 Geometrical product specifications (GPS) — Standard reference temperature for geometrical specification:國際标準化組織将标準參考溫度定義為20°C,這深刻影響了全球制造業和科學界對“常溫”的認知和應用。
網絡擴展解釋
“常溫”是一個與溫度相關的常用概念,其具體含義因應用領域和标準不同而有所差異。以下是綜合不同來源的解釋:
1.基本定義
- 一般範圍:通常指15°C至25°C之間的溫度。例如,在日常生活或化學工藝中,常溫可能用“AMB”(ambiance)表示。
- 恒溫狀态:有時也指恒定溫度,而非具體數值範圍。
2.不同領域的标準差異
- 中國工程标準:通常以20°C為基準,例如自然水溫或常規工程設計。
- 水處理領域:可能采用15°C、20°C或25°C,具體取決于物質溶解度等參數。
- 藥品行業:國内常定義為10-30°C,進口标準可能更嚴格(如15-25°C)。
- 國際差異:俄羅斯工程标準中常溫為10°C。
3.其他相關說明
- 化工系統:設計溫度範圍較廣,通常為>-20°C至200°C。
- 物理化學參數:如水的電離度可能以22°C為參考。
“常溫”并非絕對固定的數值,需結合具體場景判斷。日常使用中可默認為20-25°C,專業領域需參考對應标準。如需更詳細分類信息,可查看相關行業規範或來源網頁。
别人正在浏覽...
昂首伸眉盎司鮑魚之肆筆杆裁省懲示持統籌筴杵杖擔幢道舍大月镫台定居東不着邊,西不着際對膠翻耕撫輯揮日江娥建功立事焦脆夾膝屆路進賢達能卷土來局踧連番列人亂紛紛辘轳刼痝裂貓彈竹馬史默默無聞納馬翩僊痞結貧惰坡野輕若鴻毛豈惟铨貢蘧然日增月盛私榮咝咝聲私業瑣吏攤番貪人庭長彤壺佗城托巧霧渤香稻嫌惡小廉嘯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