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温的意思、常温的详细解释
常温的解释
(1) [normal atmospheric temperature between 15 and 25]∶一般指15°C到25°C的温度
(2) [homoiothermy]∶恒温的状态
词语分解
- 常的解释 常 á 长久,经久不变:常数。常量(亦称“恒量”)。常项。常任。常年。常驻。常住。常备不懈。 时时,不只一次:常常。常客。时常。经常。 普通的,一般的:常识。常务。常规。常情。常人。平常。反常。 姓。
- 温的解释 温 ē 不冷不热:温带。保温。降温。温泉。温和。温床。 性情柔和:温柔。温存(抚慰体贴)。温情。温顺。温静。温良。温文尔雅。 稍微加热:把酒温一下。 复习:温习。温故而知新。 古同“瘟”。 姓。 暖
专业解析
"常温"的汉语词典释义与详解
在汉语中,“常温”是一个常用词汇,其核心含义指通常情况下的、非极端的环境温度。具体释义如下:
-
基本定义:
“常温”指物体或环境通常所处的、未经人工加热或冷却处理的自然温度。它强调的是相对于高温(如加热)、低温(如冷藏)而言的、日常环境中的普遍温度状态。例如,“将药品置于常温下保存”即指无需放入冰箱或加热,在普通室内环境中存放即可。
-
延伸含义(特定语境):
在科学、工程或某些特定领域(如材料科学、食品储存),“常温”有时会有一个更具体的数值范围参考,通常指20摄氏度至25摄氏度(20°C - 25°C)。这个范围是许多国际标准(如ISO)和国家标准(如中国的GB标准)中常用的环境温度参考值。例如,在描述材料性能时,“常温力学性能”通常指在25°C左右测得的性能数据。
“常温”在汉语词典中的核心意义是“通常的、自然的、非极端的温度环境”。在日常语言中,它泛指我们生活的普通室内外温度;在科技或标准化的语境下,它常特指20°C至25°C这一约定俗成的温度区间。理解其含义需结合具体的使用场景。
参考来源: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对“常温”的定义为“正常温度(区别于高温或低温)”。
- 国家标准《GB/T 16839.1-2018 热电偶 第1部分:分度表和允差》:在工业测温领域,常将参考端(冷端)补偿温度默认为环境温度,并常以20°C或25°C作为“常温”的代表值进行数据处理(虽非直接定义词汇,但体现了行业惯例)。
- ISO 1:2016 Geometrical product specifications (GPS) — Standard reference temperature for geometrical specification:国际标准化组织将标准参考温度定义为20°C,这深刻影响了全球制造业和科学界对“常温”的认知和应用。
网络扩展解释
“常温”是一个与温度相关的常用概念,其具体含义因应用领域和标准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是综合不同来源的解释:
1.基本定义
- 一般范围:通常指15°C至25°C之间的温度。例如,在日常生活或化学工艺中,常温可能用“AMB”(ambiance)表示。
- 恒温状态:有时也指恒定温度,而非具体数值范围。
2.不同领域的标准差异
- 中国工程标准:通常以20°C为基准,例如自然水温或常规工程设计。
- 水处理领域:可能采用15°C、20°C或25°C,具体取决于物质溶解度等参数。
- 药品行业:国内常定义为10-30°C,进口标准可能更严格(如15-25°C)。
- 国际差异:俄罗斯工程标准中常温为10°C。
3.其他相关说明
- 化工系统:设计温度范围较广,通常为>-20°C至200°C。
- 物理化学参数:如水的电离度可能以22°C为参考。
“常温”并非绝对固定的数值,需结合具体场景判断。日常使用中可默认为20-25°C,专业领域需参考对应标准。如需更详细分类信息,可查看相关行业规范或来源网页。
别人正在浏览...
白纷滨绥铁路楚贡当差当阳动机论钝衰敦悦凡碌风篁岭干聒后变黄金盏交通员介介然蹐蹐竞民极天际地九成宫绩効苴茅裂土扣扃来附詈猎师而哭虎灵心慧性落笔马皋鱼毛犊莓莓民田木根鸟吓泥而不滓欧阳炮宰飘带千死千休七拱八翘轻财仗义青黎齐希特岨峻容膝瑞象尚兀自山鹃设奠伸肌势交丝带拖鞋屠佐外积挽强危亟尾衔文选楼误脱想入非非嚣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