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賢達能的意思、進賢達能的詳細解釋
進賢達能的解釋
猶言進賢任能。 漢 劉向 《說苑·修文》:“進賢達能謂之大夫,敬上愛下謂之諸侯,天覆地載謂之天子。”
詞語分解
- 進賢的解釋 薦舉賢能的人詳細解釋.謂進薦賢能之士。《周禮·春官·大司馬》:“進賢興功,以作邦國。” 賈公彥 疏:“進賢,諸臣舊在位有德行者并草萊有德行未遇爵命者,進之使稱才仕用。” 晉 葛洪 《抱樸子·臣節》
- 達能的解釋 推薦有才能的人。 漢 劉向 《說苑·修文》:“進賢達能謂之大夫,敬上愛下謂之諸侯。”《漢書·張安世傳》:“嘗有所薦,其人來謝, 安世 大恨,以為舉賢達能,豈有私謝邪?絶勿復為通。” 元 李謙 《中
網絡擴展解釋
“進賢達能”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從多個角度詳細解釋其含義和用法:
1.基本釋義
- 字面分解:
“進”指舉薦、提拔();“賢”表示有德行的人;“達”意為推薦;“能”指有才能的人。組合後意為舉薦賢者,任用能人,強調選拔德才兼備的人才。
2.出處與典故
- 最早出自漢代劉向的《說苑·修文》,原文為:
“進賢達能謂之大夫,敬上愛下謂之諸侯,天覆地載謂之天子。”
此處将“進賢達能”作為評判官員的标準之一。
3.用法與結構
- 語法:聯合式成語,可作謂語、賓語,多用于描述選拔人才的場景()。
- 感情色彩:中性或褒義,常見于正式語境()。
4.近義詞與關聯表達
- 近義詞:進賢任能、舉賢任能()。
- 關聯概念:與“任人唯賢”“知人善任”等人才選拔理念相通。
5.示例與延伸
- 造句示例:
“治理國家需進賢達能,方能實現長治久安。”
- 現代意義:適用于企業管理、政治用人等領域,強調人才的重要性。
該成語源自古代人才觀,至今仍具現實意義,倡導通過公正選拔發揮人才價值。如需更深入的曆史背景,可參考《說苑》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進賢達能
進賢達能是一個成語,意為不斷提升德行向人進取、才能超群達到卓越。
拆分部首和筆畫:
進(辶辵): 9畫
賢(貝): 8畫
達(辶辵):8畫
能(耳):10畫
來源:
《論語·子罕篇》中的“賢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這句話表達了對回回轉樂觀心态和不斷進取的贊美,其中的“賢哉”可理解為“進步的、有才德的人”。逐漸演變為現在的成語“進賢達能”。
繁體:
進賢達能
古時候漢字寫法:
進:遣
賢:賢
達:達
能:良
例句:
他勤奮學習,不斷進取,用心培養自己的技能,終于在這個領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真是個進賢達能的人。
組詞:
進取、賢人、能力
近義詞:
才幹出衆、能幹有才
反義詞:
墨守成規、能力有限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