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進呈書策。《北齊書·崔季舒傳》:“ 文襄 每進書 魏帝 ,有所諫請,或文辭繁雜, 季舒 輒修飾通之,得申勸戒而已。” 唐 劉肅 《大唐新語·舉賢》:“自今以後,進書皆須别録一本,雲臣某撰,朕便留篋中也。”《三國志平話》卷下:“軍師令人進書與丞相。”
(2).進獻書籍。 清 吳振棫 《養吉齋叢錄》卷五:“﹝ 乾隆 ﹞十四年,禦史 金相 以分班進書。”
“進書”是一個漢語詞彙,在不同曆史語境中有以下兩種主要含義:
指臣子向君主或上級呈遞文書、谏言或奏章。該用法多見于古代政治場景,強調通過書面形式傳達重要信息。
指向朝廷、官方或特定對象呈獻書籍,常見于文獻整理或禮儀活動。
該詞多用于古代文獻,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其具體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核心均圍繞“呈遞書面材料”展開,可指向政治谏言、文獻整理或禮儀性獻書。
《進書》是一個常見的詞語,其含義是将書籍推進、遞送給對方。
《進書》由“辶”和“刀”兩個部首組成,總計4個筆畫。
《進書》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文化背景,在古時候,人們通過遞送書籍來交流和傳達信息,因此形成了這個詞語。
繁體字為「進書」。
在古時候,進書的漢字寫作「進書」。
1. 他将這本書進書給我,以幫助我提高學業。
2. 我們通過進書的方式傳達了我們對對方的關心和問候。
1. 進圖:提交圖片或圖表給對方。
2. 進貨:将貨物遞送給對方。
3. 進賬:将賬目上報給對方。
送書、贈書。
借書、還書。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