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貨物脫手售出。 清 夏燮 《中西紀事·五口釁端》:“今寄來火器若幹件、火藥若幹斤,即祈早為脫售。”《人民日報》1954.11.2:“有些外出采購推銷的人員,對當地公司的領導尊重不夠,往往各自為政,發生争購、削價脫售等不合理現象。”
“脫售”一詞的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其核心包含兩層含義:
“脫售”由動詞“脫”(脫離、擺脫)和“售”(銷售)組成,字面意為将貨物脫手售出。例如:
在商業語境中,該詞常隱含銷售困難或業績不佳的意味:
需結合上下文區分具體含義。例如“脫售”在促銷活動中可能僅表示出售行為,而在經濟分析中可能暗示銷售困境。
《脫售》一詞是由“脫”和“售”兩個字組合而成的。在這個詞中,“脫”意為解除、擺脫,而“售”則意指銷售、出售。因此,“脫售”可以理解為解除銷售的意思。
在《脫售》這個詞中,其中一個字“脫”拆分部首是“⺡”(肉首),并且由11畫組成;另一個字“售”拆分部首是“口”(口首),由10畫組成。
《脫售》一詞來源于現代漢語,是由較為常用的詞語組合而成。
在繁體字中,“脫”字寫作「脫」,而“售”字寫作「售」。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脫售”這個詞的寫法并不常見,因為它是現代漢語中的新詞。不過,我們可以嘗試采用古代漢字的寫法來表示這個詞,例如“脫賣”。
1. 他把自己的商品脫售給了一個外國買家。
2. 這家公司最近決定脫售幾家虧損的分支機構。
1. 脫銷:指商品不再暢銷、難以售出。
2. 售賣:指出售、銷售。
3. 脫手:指不再保有或控制某物品。
4. 遠售:指遠距離銷售,如通過網絡進行銷售。
1. 售罄:指商品全部銷售一空。
2. 銷毀:指徹底銷毀、取消。
3. 解約:指雙方解除合同關系。
1. 上架:指把商品放置到銷售區域。
2. 銷售:指商品的出售行為。
3. 售罄:指商品全部銷售一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