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纚舟的意思、纚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纚舟的解釋

引舟。纚,通“ 縭 ”。 南朝 梁 陸倕 《寄贈京邑僚友》詩:“僶俛從王事,纚舟出 淮 泗 。” 南朝 梁 何遜 《臨行公車》詩:“纚舟去濁 河 ,揆景辭清 灞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纚舟是一個較為罕見的漢語複合詞,其含義需結合字源與古籍用例分析。根據《漢語大詞典》釋義,“纚”讀作lí時指“以繩索維系”,而“舟”即船筏,故“纚舟”本義指用繩索系船于岸邊,作動詞使用。《說文解字注》中“纚,系也”印證了該動作屬性,如《楚辭·九章》中“纚舟航以橫渡兮”即描述系船渡江的場景。

從詞義演變角度,漢代《方言》記載“纚舟”在江淮方言中延伸出“停泊”的抽象含義,後引申為“暫時停留”或“事物間的關聯維系”。清代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特别标注該詞屬“舟楫類古語”,現代《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亦将其列為水運相關曆史詞彙。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第2版),商務印書館
  2. 說文解字注,中華書局
  3.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北京大學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纚舟”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及用法如下:

  1. 基本釋義
    “纚舟”意為牽引船隻或用繩索系舟引航。其中“纚”通“縭”(lí),表示系、拴的動作,“舟”即船隻。

  2. 通假字解析
    “纚”在此詞中假借為“縭”,後者原指古時女子出嫁時系的佩巾,引申為“系連”之意。結合語境,“纚舟”指通過繩索牽引船隻行進。

  3. 古典文獻用例

    • 南朝梁·陸倕《寄贈京邑僚友》:“僶俛從王事,纚舟出淮泗。”描述為公事牽引船隻駛出淮泗水域。
    • 南朝梁·何遜《臨行公車》:“纚舟去濁河,揆景辭清灞。”表現以舟離濁河的情景。
  4. 應用背景
    該詞多用于描述古代水路運輸或行船時需借助人力、纖夫拉船的場景,常見于南朝詩文,現代已不常用。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相關古籍注解。

别人正在浏覽...

矮陋寶柱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本估筆意采藻參逐抄名重來祠事獨貴獨賤笃傉負笈更頭恭士怪變孤幹火氣揭箧嗟嗞乎經緯萬端矜平躁釋九塞角抵居曲科第出身柯葉孔彰來之不易撈一把酹地鄰老籠中鳥路陌茅嶺沒理會農藝師潘輿漂旋否運悄然無聲請示茕然起時湫泊散雜山琛畲火生旦淨丑神精神明耍叉說大話絲肉甜露通風報信投逩慰釋烏龍仙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