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圖籙的意思、圖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圖籙的解釋

圖谶符命之書。《後漢書·方術傳序》:“故 王梁 、 孫鹹 ,名應圖籙,越登槐鼎之任。” 李賢 注:“ 光武 以赤伏符文,拜 梁 為大司空,又以讖文拜 孫鹹 為大司馬。”《舊唐書·儒學傳下·柳沖》:“ 唐公 名應圖籙,動以信義,豪傑響應,天所贊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圖籙(也寫作“圖箓”“圖錄”)是漢語中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與古代谶緯、符命相關。根據《漢語大詞典》和《古代漢語詞典》釋義,該詞包含以下三層語義:

  1. 符命象征

    指古代預示帝王受命于天的神秘文書或圖形,多與河圖、洛書等谶緯文獻關聯。例如《後漢書·光武帝紀》載“河圖赤伏符”即屬此類,象征劉秀稱帝的天命依據。

  2. 政權合法性憑證

    引申為帝王統治合法性的象征物。《宋書·符瑞志》記載“圖籙之應,昭晰可知”,強調圖籙作為政權正統性的印證工具。

  3. 道教符箓的衍生義

    在道教文獻中,“圖籙”與符箓、丹書結合,指代具有法力的秘文圖案。如《雲笈七籤》提及“靈圖秘籙,藏于名山”,反映其宗教儀式中的神聖性。

該詞在《辭源》《漢語大字典》等工具書中均被列為曆史詞彙,現代漢語已罕用,主要用于研究谶緯文化或古典文獻的語境。

網絡擴展解釋

“圖籙”(tú lù)是漢語中的一個複合詞,由“圖”和“籙”構成,主要含義與古代符命、谶緯之書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字詞構成


2. 整體含義

“圖籙”合指圖谶符命之書,即古代預言天命、帝王興衰的典籍。例如:


3. 相關領域


4. 現代用法

現代漢語中,“圖籙”一詞已不常用,多出現于古籍研究或曆史文獻中。其近義詞包括“圖谶”“符命”等。


“圖籙”是古代結合圖示與符命的預言典籍,既承載政治象征意義,也與宗教文化密切相關。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後漢書》《舊唐書》等曆史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白領階層本親泊隆通不正草标兒朝穿暮塞乘桴浮海村獠村務酒到場到頂德全如醉短衣多門反情濆旋佛牙覆查共允鳏夫管庫規範性文件洪陶徽祖渾浩渾然自成戶樞建鼓酒爐桔柏渡聚散課治離謗流淌隆誇鹿蹊路線率成慢視免患牛呞嘔唲判滞破言牽掌如黃擅政紹衣石舫市惠睡草素水螳螂之衛銅權痛憎頑山吳箋烏頭馬角無錫蕭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