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筦庫”。1.管理倉庫。《禮記·檀弓下》:“﹝ 文子 ﹞所舉於 晉國 管庫之士,七十有餘家。” 鄭玄 注:“管庫之士,府史以下官長所置也,舉之於君,以為大夫士也。”《文心雕龍·事類》引 三國 魏 劉劭 《趙都賦》:“公子之客,叱勁 楚 令歃盟;管庫隸臣,呵強 秦 使鼓缶。” 明 吳骐 《感時書事寄計子山陸孝曾》詩:“養蛇将螫手,筦庫遂探囊。”
(2).指保管倉庫的役吏。《陳書·後主紀》:“王公已下,各薦所知,旁詢管庫,爰及輿皁,一介有能,片言可用,朕親加聽覽,佇于啟沃。” 宋 王安石 《上相府書》:“故輒上書闕下,願濱先人之丘冢,自托于管庫,以終犬馬之養焉。”
(3).倉庫。 晉 潘嶽 《西征賦》:“營宇寺署肆廛管庫蕞芮於城隅者,百不處一。” 明 唐順之 《贈宜興令馮少虛序》:“何暇清筦庫,察獄訟,注意刀筆筐篋之間,而為俗吏之所必為者乎?”
(4).社團組織中,財務方面的負責人。 ********* 《興中會宣言》:“本會按年公舉辦理員一次,務擇品學兼優、才能通達者,推一人為總辦,一人為幫辦,一人為管庫,一人為 華 文文案,一人為洋文文案,十人為董事,以司會中事務。”
“管庫”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綜合權威來源解釋如下:
基本含義 指管理倉庫的職務或人員,源自古代文獻。如《禮記·檀弓下》記載“管庫之士”指管理倉庫的基層官員。明代吳骐詩句“筦庫遂探囊”也體現此意。
職能擴展 •倉庫管理者:既指管理行為(如《陳書》中“旁詢管庫”),也指具體職位,如宋代王安石提到“自托于管庫”即擔任倉庫役吏。 •倉庫實體:晉代潘嶽《西征賦》用“管庫”代指倉庫本身。
現代應用 在社團組織中指財務負責人,如孫中山《興中會宣言》明确将“管庫”列為組織核心職務,負責財務管理。
引申特點 該詞隱含責任重大之意,如現代用法中強調“看似輕松,實則責任重”。古籍中多與人才選拔相關,如《禮記》記載管庫人員可被舉薦為大夫。
提示:部分資料提到教育學領域特指教學資源庫(如),但此用法未被主流文獻廣泛采用,建議結合具體領域語境理解。
《管庫》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管理倉庫,負責統籌倉儲工作。
《管庫》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和「十」。其中,「⺮」是獨立部首「竹」,表示與竹子相關的事物,「十」是基本部首,表示數字十。
根據筆畫統計,《管庫》這個詞一共有10畫。
《管庫》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管理制度。
繁體字「管庫」與簡體字《管庫》的意義相同,隻是寫法上稍有不同。
古代漢字寫法中,《管庫》可以寫作「管庫」,字形上稍有差異。
1. 他在公司裡負責管庫工作,倉庫管理得井井有條。
2. 這個倉庫的管庫人員需要嚴格把關出入庫物品。
組詞方面,可以根據《管庫》的意思進行相關搭配,如「庫存管理」、「管倉人員」等。
與《管庫》意思相近的詞語有「倉儲管理」「儲存管理」等。
與《管庫》意思相反的詞語很常見,比如「松散」「放任」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