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oth relic of Buddha] 指釋迦牟尼火化後遺留下來的牙齒,*********視為珍寶
相傳 釋迦牟尼 圓寂之後,全身都變成細粒狀舍利,但牙齒完整無損,*********奉為珍寶,予以供奉,稱佛牙。相傳有一顆佛牙很早傳入 中國 。 遼道宗 鹹雍 七年(1071年)曾在 北京 西山 靈光寺 建塔供奉。 清 光緒 二十六年(1900年)原塔被八國聯軍所毀。後 靈光寺 僧人整理塔基時,發現貯藏在木匣内的佛牙。1957年在 西山 原址附近重建佛牙舍利塔,1964年建成,将佛牙供奉于塔内。亦稱“ 佛牙舍利 ”。《大般涅槃經後分·聖軀廓潤品》:“ 帝釋 即開 如來 寶棺,欲請佛牙。”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縛喝國》:“又有佛牙,其長寸餘,廣 * 分,色黃白,質光浄。” 馬和 《西曆千九百七年遊可倫布寺》詩:“竹殿逢僧話,金籠貯佛牙。”
佛牙是佛教中的重要聖物,指釋迦牟尼佛圓寂火化後遺留下來的牙齒,屬于舍利的一種。以下是詳細解釋:
佛牙是釋迦牟尼遺體火化後未被焚毀的牙齒,被佛教徒視為至高無上的珍寶,象征佛陀的智慧與法身永存。在佛教文化中,它不僅是信仰核心,還與正統法權(如皇權)相關聯。
佛牙在古籍中也被稱為“佛齒”,如晉代法顯《佛國記》記載的佛齒塔。
若需進一步了解佛牙的全球分布或具體供奉儀式,可參考權威佛教文獻或曆史記錄。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