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使副的意思、使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使副的解釋

(1).副使,正使的屬官。 宋 葉夢得 《石林燕語》卷三:“ 契丹 曆法與本朝素差一日, 熙寧 中, 蘇子容 奉使賀生辰,適遇冬至,本朝先 契丹 一日,使副欲為慶,而 契丹 館伴官不受。”

(2).指正使與副使。 宋 吳自牧 《夢粱錄·宰執親王南班百官入内上壽賜宴》:“若向者 高宗 朝,有外國賀生辰,朝賀赴筵,于殿上坐使副,餘三節人在殿廡坐。”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使副"是一個古代職官術語,主要含義如下:

  1. 本義:外交使團中的副職

    指古代派往他國或地區執行外交任務的正使("正使")的副手。其職責是協助正使處理外交事務,在正使缺席時可暫代其職。這一用法多見于宋代文獻,如《宋史》中記載的外交使節團常設"正使"與"使副"之職。

  2. 引申義:泛指副職官員

    在更廣泛的語境中,"使"可指代受命執行某項任務的官員,"使副"即此類官員的副職。例如在臨時性差遣職務中,主官稱"使",副手稱"使副",共同負責特定事務。


權威來源參考:

網絡擴展解釋

“使副”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細微差異,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動賓短語用法
    “使副”指任命某人擔任副職或副手的行為,常用于組織架構調整的語境,例如政府機構、企業或學校等場合。
    示例:某官員被“使副”為某部門的副職。

  2. 名詞性用法

    • 副使身份:指正使的屬官或助手,即“副使”本身。
    • 正副組合:也可指代正使與副使的統稱,如外交使團中的正、副負責人。

二、曆史與文獻用例

  1. 宋代外交場景
    據宋代文獻記載,“使副”在外交活動中常見。例如契丹使團來賀時,因曆法差異引發争議,文獻提到“使副欲為慶”,此處“使副”可能指正副使的聯合行動。

  2. 官職體系中的角色
    副使作為輔助角色,需協助正使處理事務,如《戰國策》中“秦武陽為副”的描述,體現了副職的輔助職能。


三、讀音與擴展


四、使用建議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石林燕語》《夢粱錄》等宋代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邦翰版位拔樹撼山泊泊播美不共戴天殘客查究瞠然自失沖平夷易儲畜瑽然黨綱盜耕導牖大宗疊垛衫定戶迪知凍冽訪宿煩愦甫竁高鄰鬼蝶橫施賀信後驗懷居楛矢劍膽琴心江步舊名巨禍來乃裡舊魯般尺緑林好漢冒籍冕版蔑須有民常命筆木墊黏滞奴婢淺人窮危氣喪渠椀食既松醪春頌子土巴頹散萎頓穩貼無寥賴小偷小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