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甫竁的意思、甫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甫竁的解釋

開始挖墓穴。 周 代王喪,葬前先蔔墓域,得吉兆後開始挖地造墓穴。《周禮·春官·小宗伯》:“蔔葬兆,甫竁,亦如之。” 賈公彥 疏:“既得吉而始穿地為壙,故雲甫竁也。”又《春官·冢人》:“大喪既有日,請度甫竁,遂為之屍。” 賈公彥 疏:“雲請度甫竁者,謂冢人請於冢宰量度始穿地之處也。”後以“甫竁”指墓穴。《隋書·元德太子昭傳》:“将寧甫竁,長違 望苑 。” 唐 褚遂良 《唐太宗文武皇帝哀冊文》:“ 周 營甫竁, 漢 啟泉闈。”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甫竁”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與喪葬禮儀相關,具體解釋如下:

一、本義與起源

  1. 初始含義
    “甫竁”指開始挖掘墓穴的儀式,源自周代王室的喪葬流程。根據《周禮》記載,王喪時需先占卜選定墓地(蔔葬兆),獲得吉兆後才會動工挖掘墓穴,這一過程稱為“甫竁”。

  2. 字義拆解

    • 甫:副詞,表示“開始”“剛剛”。
    • 竁(cuì):動詞,意為“挖掘墓穴”;名詞引申為“墓穴”或“孔洞”。

二、引申與文獻用例

  1. 詞義擴展
    後世将“甫竁”直接代指墓穴。例如《隋書·元德太子昭傳》記載:“将甯甫竁”,即指安葬于墓穴中。

  2. 唐代用例
    褚遂良在《唐太宗文武皇帝哀冊文》中寫道:“周營甫竁,漢啟泉闱”,以“甫竁”與漢代“泉闱”(陵墓)對舉,強調其作為墓穴的含義。

三、相關禮儀背景

周代喪葬制度中,“甫竁”是重要環節,需由專職官員(如冢人)向冢宰請示墓穴的尺寸和位置,确保符合禮制規範。

“甫竁”最初指喪葬禮儀中“開始挖掘墓穴”的步驟,後引申為墓穴的代稱,反映了古代對喪葬流程的嚴謹态度。如需更完整的文獻出處,可參考《周禮》及唐代史書、碑文等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甫竁(fǔ cuì)是一個漢字詞,意思是剛剛學習、入門階段。拆分部首為犬(狗)和刁(刀),筆畫數為10畫。這個詞的來源比較模糊,可能是古代人們将某些初學者比作還需鍛煉的狗狗,而得名甫竁。 在繁體字中,甫竁保持了相同的拼寫和意思。 古代書寫方式略有不同,漢字筆畫的形狀和順序會有一些變化。但在甫竁這個詞的情況下,字形和現代寫法相似度較高,沒有太大的變化。 一些例句可以是: 1. 我還是個甫竁,有很多東西要學習。 2. 她才開始學習彈鋼琴,還處于甫竁階段。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方面,由于甫竁是一個較為特殊的詞彙,目前沒有與之相關的組詞、近義詞或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