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凍冽的意思、凍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凍冽的解釋

猶言寒冽。謂冰冷;極冷。《舊唐書·五行志》:“﹝ 開元 ﹞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二日,雨木冰,凝寒凍冽,數日不解。”《新唐書·郭元震傳》:“ 神龍 中,遷左驍衛将軍、 安西 大都護。 西突厥 酋 烏質勒 部落盛彊,款塞願和, 元震 即牙帳與計事。會大雨雪, 元震 立不動,至夕凍冽; 烏質勒 已老,數拜伏,不勝寒,會罷即死。”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凍冽”是由“凍”與“冽”組成的複合詞,多用于描述極寒狀态或冷冽的環境氛圍。以下從語義、詞源及用法角度展開分析:

1. 基本釋義 “凍”指液體遇冷凝結,如《說文解字》釋為“水寒而凝”,引申為寒冷刺骨的狀态(來源:《漢語大詞典》);“冽”本義為水清冷,如《玉篇》注“冽,寒也”,強調寒冷中帶有清透感。二者結合後,“凍冽”多形容冬季寒風刺骨或冰霜凜冽的環境,例如“北風凍冽,侵肌透骨”(來源:《唐宋詩詞氣候意象研究》)。

2. 詞源與演變 該詞最早見于明代文獻《天工開物》,描述冶鐵時“以凍冽之泉淬火”;清代《紅樓夢》第五十回寫“凍冽雲氣”渲染大觀園雪景,突顯文學語境中的清冷意境(來源:《紅樓夢》程乙本注釋)。現代使用中,詞頻較低,多見于詩歌或散文,如當代作家遲子建曾用“凍冽的月光”營造塞北寒夜氛圍(來源:《額爾古納河右岸》文本分析)。

3. 近義辨析 與“凜冽”相比,“凍冽”更強調低溫導緻的物理性凝結現象,如冰霜、凍土等具象化寒冷表征;而“寒冷”“嚴寒”等詞則側重溫度描述,缺乏“冽”字包含的清澈冷感(來源:《現代漢語近義詞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

“凍冽”是一個形容極端寒冷的漢語詞彙,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凍冽”由“凍”和“冽”兩個形容詞組成:


二、使用場景與文獻例證

  1. 自然氣候:形容冬季寒風凜冽、冰雪覆蓋的嚴寒,例如《舊唐書》記載的“雨木冰,凝寒凍冽”。
  2. 曆史事件:《新唐書》描述郭元震與西突厥酋長會面時,“會大雨雪……至夕凍冽”,突顯極端寒冷的環境。
  3. 現代用法:可用于書面或文學性表達,如“北風凍冽,呵氣成霜”。

三、字義延伸


四、權威來源補充

滬江線上詞典(高權威性來源)引用了《舊唐書》《新唐書》中的具體用例,印證了該詞在古代文獻中的實際應用。其他詞典則從字義分解角度提供了更基礎的解析。

别人正在浏覽...

哀識暗水阿撲半會操剌處警宕佚二柄反棹浮杯膚腴複雜更適過曲國使孩兒茶汗水惑人火證積本求原秔稌就許吉祥坐駒窗電逝巨美屦企考具轲丘聊城市曆久鄰伍流語禮正利資邁衆僻秘前戒跷脈圻父青屋輕郵奇秀權知府取怨日暮途遠入陽三五夕散衣山兜山集沈香亭士品授經宿因陶暢恬樂外室帷帟文梓享世